嘉峪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划得漂亮2024年甘肃区划调整方案新构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位于中国西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甘肃省,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曾孕育出辉煌的河西走廊文明,见证了丝路商队的兴衰荣辱。黄河奔腾咆哮,穿山越岭;大漠戈壁广袤无垠,高原雪山巍峨挺拔。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勤劳智慧的甘肃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甘肃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年甘肃GDP总量达到亿元,排名全国省域经济第27位。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相比东部发达省份,甘肃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全省经济总量与人均水平仍处于全国中下游,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行政区划设置不尽合理,既制约了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也影响了省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升。

当前,甘肃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亟需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笔者认为,适时对全省行政区划进行优化调整,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协同高效的省域经济发展格局,无疑将为甘肃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甘肃区划调整的总体思路

针对甘肃行政区划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区划调整:

第一,坚持"精简高效"原则,科学合并设市。通过撤并部分经济规模较小、发展潜力不足的市州,优化行政层级设置,减少管理成本。同时要尊重历史人文传统,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第二,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区域发展极。要进一步提升省会兰州的首位度,把周边白银、临夏、定西等市州纳入其都市圈。支持酒泉联合嘉峪关,统筹河西走廊城市群建设,打造"双子星"增长极。

第三,推动市县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分布结构、产业发展基础等因素,对部分县市进行调整,实现行政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相统一,提升区域治理效能。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畅通区域经济循环。要加快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打通区域内部"大动脉",提高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效率,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基于上述思路,结合甘肃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区划调整设想:

二、具体调整方案构想

1.撤销白银、武威、临夏、定西四市,并入兰州市。兰州作为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带动全省发展中举足轻重。当前,兰州都市圈已初具规模,与周边城市同城化趋势日益明显。纳入白银、武威、临夏、定西等毗邻地区,有利于扩大兰州辐射范围,促进资源整合,增强省会经济带动力。调整后的兰州将常住人口近万、GDP超亿元,有望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

2.撤销嘉峪关市,并入酒泉市。酒泉是河西走廊核心城市,常住人口近万。但其"家底"还不够厚实,难以支撑区域龙头地位。嘉峪关作为省域次中心城市,面积和人口规模都很小。两市相距不远、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具备深度融合的条件。合并后,酒泉将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对河西五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依托嘉酒一体化,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3.保留天水、平凉、庆阳、张掖、金昌、陇南、甘南7市州建制。适当调整部分县市归属。支持天水建设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统筹推进关天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平凉、庆阳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支持甘南等自治州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推动陇南加快向陕甘川藏结合部经济发展极崛起。

4.推进市州内部行政区划调整。对人口规模小、财政收入低、发展后劲不足的县市,要因地制宜采取撤县设市、县市合并等方式予以优化。条件成熟的地方,也可探索设立功能区、开发区等管理机构,促进管理重心下移、资源配置优化。同时,加快撤乡设镇、乡镇合并等改革,压减乡镇机构数量,打造精简高效的乡镇管理体系。

三、区划调整的意义与展望

通过上述区划调整,甘肃行政层级将由14个"小散弱"市州精简为9个"大城强县",形成以兰州、酒泉为双核,天水、平凉等为重要节点的省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可以预见,行政区划的优化重组,将为甘肃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兰州、酒泉两大中心城市的加速崛起,将极大带动周边地区融入现代化进程。通过整合优化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同时,各市州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2.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区域公共服务差距。同时,随着行政层级精简、运转效率提高,财政资金将更多用于改善民生、保障公平。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甘肃生态地位重要而脆弱,保护修复任务艰巨。区划调整后,将为跨区域生态保护搭建更好平台。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水资源配置,强化森林草原保护修复,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铸就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4.有利于提升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按照中央关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妨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完善市场一体化制度规则,推动政策、规划、标准互认衔接。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聚集,增强发展整体性。

结语

"十四五"时期,是甘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关键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甘肃发展既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但也拥有难得的战略机遇。优化行政区划,是顺应甘肃高质量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无论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还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抑或是提升省域治理效能,都将从中受益。

当然,行政区划调整事关全局,涉及诸多领域,需要统筹谋划、稳妥推进。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科学论证区划方案。同时,做好过渡期管理服务,防止工作断档、政令不畅。广大干部群众要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服从和服务大局,为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创造良好环境。

奋进新时代,甘肃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打破行政壁垒,厚植发展优势,必将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注入强大动力,以昂扬姿态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甘肃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