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单出炉2022年嘉峪关老旧小区改造, [复制链接]

1#

近日,嘉峪关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发布“十三五”期间嘉峪关市住建事业发展情况。“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住建厅的科学部署下,市住建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城市空间结构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任务有效落实,“十四五”规划开局良好。

——聚焦民生、真抓实干,从严从实抓好工程项目建设

一是紧跟城市发展,科学规划部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76.73亿元,年均增长达15%,较同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60个百分点;城市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环境明显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稳步增强。一批可持续发展、聚集生产要素、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相继建设,南市区道路新建、市政供热给排水管网更新改造、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整合项目资源,突出服务重点,城乡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我市持续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功能和级配结构,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为8.04公里/平方公里,建成区道路面积率为12.33%,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31.4%。以完善城市南区路网结构为重点,共实施项目项,新建及提升改造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新华北路、新华南路、建设西路、雄关大道、石关路、峪关路等63余条道路,合计.31公里,总投资75.73亿元,以改善建城区道路通行条件为目标,完成了建设路(机务段至兰新路)、大唐路北段、胜利路北段进行提升改造和兰新路雨排设施建设工程。这些城市路网建设,既打通了城市“主脉”,也疏通了城市“毛细血管”,货畅其流、人畅其行的便捷交通格局正加速形成。强化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城市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新建改造,共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0.5公里,排水管网22.27公里,供水管网22.18公里,供热管网52.5公里,燃气管道.09公里,改造电力电缆4.4公里;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敷设污水管网46.82公里,安装排水检查井座,安装化粪池41座,建成污水处理站11座,为三镇农村位居民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紧盯民生热点,强化职能担当,民生实事项目任务高效落实。认真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老旧住宅小区电梯改造、居民小广场及背街小巷改造等惠民实事。改造提升人民街区、兰新街区、大众街区等57个老旧居民小区,栋住宅楼,44户居民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成投资4.1亿。累计加装电梯60部,承办的省、市惠民实事已全部完工,全市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和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审批绿色建筑项目项,总建筑面积为.99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比达到70.7%,装配式建筑项目72项,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11.36%。

——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一是统筹能源布局,加强行业管理,稳步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做大做强。现已建成供水管网.68公里,供水普及率%,管网漏损率9.8%。全市采用酒钢热电联产工业余热(清洁取暖类型)进行集中供热,集中供热普及率98%,总供热能力吉焦/小时,总供暖面积.12万平方米(居民用热面积.5万平方米),供热管网公里,换热站70座(含三级站及加压站);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总长.35公里,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全收集,三镇建成污水收集管网53公里,污水处理站14座(日处理能力立方米),已满足我市三镇镇政府周边、重点村组的污水收集处理需求,市污水管理处累计处理生活污水约万立方米,减排COD.36吨,氨氮.23吨,总磷.79吨,总氮.95吨,年均处理污水增长率5.5%,年处理生活污水量由年万立方米到年万立方米。民用燃气普及率已达%,全市人工煤气年供应量万立方米,用气人口约16万人,天然气年供应量万立方米,用气人口约14.2万人。全市市政公用行业发展呈现健康良好态势,同“十二五”末相比,燃气普及率保持%;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98%,上升1个百分点;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9.8%,降低3.2个百分点;污水收集率达到98%,上升6个百分点。实施地下管网改造提升工程6项、污水处理提升改造工程1项、供热管网及换热站新建项目1项、污水管网新建项目1项,排水管网98.81公里,供水管网98.72公里,供热管网公里,燃气管道公里,雨水收集管网57.6公里,改造电力电缆26.4公里,共计投资7.9亿元。

二是完善基础功能,强化日常监督,着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加强道路及桥梁管理维护,“十三五”以来共维修沥青路面平方米,维修花砖路面平方米,混凝土路面平方米,更换维修道牙石35米、石材隔离桩个,检查井座。清掏化粪池座,升降检查井座,更换井圈井盖5套,清掏疏通检查井座,并完成了地下管网排水改造米,共补装各类路灯灯罩只,安装树下投光灯套,处理路灯电缆故障处,更换补穿各类电缆余米,维修三镇太阳能路灯杆,完成城区照明设施节能改造项目建设工程,对全市盏路灯进行节能改造,亮灯率达到98%以上,大大提升了嘉峪关夜间景色品位,提升了城市形象。

三是开展城市体检,强化隐患排查,有力保障城乡居住环境安全。通过“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方式,逐年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评估,查找并及时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方案,汛期前对排水设施进行疏通,重点对双洞桥、关城路立交桥等桥梁涵洞和城市易积水路段抽排水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无雨排设施易积水部位修建积雨井,加装排水泵和自动排水控制系统,切实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确保汛期安全。科学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在建设标准上,确定了建房面积控制要求,提出了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和最低建设要求等质量安全要求,在改造方式上,坚持原址重建和村民自建为主,原则上D级危房拆除重建、C级危房修缮加固,建成农村危房改造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一户一档,确保信息监管到户。

——靠前服务、从严监管,扎实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格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十三五”期间至今,共审批施工许可项,其中房屋建筑工程项,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1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计划总投资24.24亿元;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工作,全市现有施工企业家,其中总承包企业86家,专业承包24家,劳务企业家;开展“挂证”专项整治,综合运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质量安全监管、信用记录等措施,强化监督惩戒力度,共清理名注册人员;全力治理住建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组织开展全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自查工作,组织企业完成“陇明公”平台注册和录入工作,配合做好农民工工资欠薪预警监控工作。

二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近年来,建立建筑行业诚信档案制度,对我市5家监理企业、40家施工企业以及14家外地进嘉施工、16家外地进嘉监理企业的诚信档案进行严格核查并入库,并将建设全过程的诚信行为纳入诚信手册考核制度中,从源头严格控制建筑市场诚信行为,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实行动态监管,为更好地落实招投标择优机制和建筑企业准入、清出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是强化施工领域监管力度,提升工程质量安全。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质量月”、“应急救援演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实名制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工作,切实加强现场人员管控,突出抓好老旧小区改造、行业乱象整治、危大工程安全管控、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及教育培训工作。年以来,共监督各类房屋建筑工程项,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监督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监督覆盖率%。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综合执法检查及各类专项检查81次、日常巡查检查余次,共检查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项,填写检查记录份,发现各类质量安全隐患0余条,累计实施质量安全行政处罚件,处罚金额.万元。“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有13项工程荣获市级建设工程“雄关奖”、10项工程荣获省级建设工程“飞天奖”,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突出文明施工环境整治,有力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根据省市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全市生态环境重点问题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回头看”相关工作。严格落实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控“六个%”的工作要求,对全市建筑施工领域扬尘污染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实施扬尘行政处罚29起,处罚金额55.5万元,扬尘治理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持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控力度,强化建筑施工现场围挡设置管理,结合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对全市在建项目的建筑施工围挡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整治,整治施工现场围挡公益广告面积达30万平方米,清理施工现场小广告0余处,全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得到明显提升。

五是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住建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依托,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全面铺开。将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审批时间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完成了56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事项和6大类房屋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流程的流程简化和材料精简工作,减少了8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的办理,合并了7个行政审批事项的申报办理。以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利用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加强对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动态监控,并对原建筑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嘉峪关市建设项目大数据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综合采集工地现场各类数据,实现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文明施工的监督管理,有效提高了监管效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科学部署,围绕“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奋斗目标,紧扣“三新一高”目标导向和“三地两点”功能定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高质量行业监管为依托、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精准治理,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将“十四五”规划中住建领域的具体任务部署到位、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奋力推进全市住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答记者问

请问我市2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哪些计划和安排?

我们计划今年对爱民街,国土资源小区,祁连小区,幸福家园,嘉和家园,振兴市场家属楼,政和街小区,万汇园小区,大华小区,爱民3小区,食品公司小区,世纪园小区,昌盛小区,文苑小区,曙光小区,人民小区,同乐小区,大众小区,玉泉小区,峪关小区,建行小区,佳苑小区,远东建材市场住宅楼,五一街独立楼,绿景苑,嘉泰家园,西域花园,煤炭公司家属院,设计院小区,纺织小区,市政公司家属院,长城北小区,政和街佳源小区,阳光市场综合楼,育才街区,友谊小区,昌明小区,利民小区,朝阳小区等39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共计改造户数户,改造单体住宅楼栋,改造面积.31万平方米。主要改造内容:第一部分为小区内室外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改造:改造混凝土路面8.60万平方米,沥青路面1.20万平方米,仿古烧结砖人行铺装8.33万平方米,停车铺装5.06万平方米。第二部分为小区内单体住宅楼的改造设计:改造住宅楼保温防水屋面13.82万平方米,保温外墙42.99万平方米,更换节能窗个,单元门个,改造高层住宅楼疏散通道防火门个;换新楼梯间灯具及光源套。第三部分为小区室外管线改造:给排水改造小区室外供水管线DN40-DM约米,改造小区室外排水管线DN-DN约米;供热改造小区室外供热管线DN32-DN约2x11.千米;电气改造室外照明庭院灯盏,配套室外照明电缆及保护管各2米,新增室外电力预埋管米,新增室外弱电通讯预埋管米,新增监控系统15套,配套监控摄像机个,新增机动车低速充电桩52套,非机动充电设施97套;煤气改造室外管线DN20-DN约15.4千米,引入管处,燃气截断阀井座。第四部分为户内表具的更换改造:给水表具更换个,电表套(含公共电表)。我们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全市老旧小区连片改造,结合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一难两乱”专项整治工作,有效盘活改造小区及周边空闲用地的存量资源,注重补齐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建设短板,不断改善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真正实现从“有其居”到“优其居”的转变。

编辑|赵丽

审核|王国贤

声明

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及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按《嘉峪关日报社稿酬发放办法》支付稿费。联系-622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