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何明哲情系锦州辽东镇边墙 [复制链接]

1#
明辽东镇边墙遗址摄影:何明哲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依山傍海的锦州,是辽西最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锦州历经各个时期的王朝兴衰,留给后人的一份重要遗产就是属于明万里长城辽东镇段的辽东镇边墙,及配套墩台与边堡。辽东镇边墙贯穿锦州全境,境内墙长约公里,横跨凌海市、义县、北镇市、黑山县;保存修缮较完好的大型墩台有凌海翠岩山墩台、凌海台子沟墩台、黑山晾马山墩台、黑山八道壕墩台、黑山冮台山墩台;保存较完好的村堡有凌海大茂堡、北镇镇边堡。何明哲先生,锦州城本地人,工作之余酷爱明代文化,是一名资深墙友,曾徒步考察过明万里长城很多地段,如甘肃嘉峪关、山西大同镇、山西宁武关、北京八达岭和居庸关、北京古北口、天津蓟州*崖关、河北山海关和九门口水关、辽宁结绥中锥子山、辽宁丹东虎山长城、辽宁铁岭开原长城等,也曾考察过北京、南京、西安、平遥、兴城、曲阜、蓬莱等明代古城,对明十三陵、明孝陵、明著名人物陵等也有考究。何明哲对锦州边墙的热爱,起源于一块石头。何先生曾在锦州市内经营过一家观赏石店铺,收藏有各地奇石。有一次,在葫芦岛市南票山区寻找造型精美奇特的南票石时,被山坡上由大量的南票石垒成的长长的墙体所吸引,回家后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才得知这是明辽东镇边墙!身为锦州人,对锦州辽东镇边墙的历史及现状知之甚少,何明哲甚感惭愧。同样,锦州边墙规模等级比较低,很多锦州人并不知道其存在。这次与辽东镇边墙的不期而遇,使他让产生了深入调查辽东镇边墙来龙去脉的想法。于是他买来《辽宁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作为参考,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翻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明边墙处于辽西偏远荒凉的山丘间,这里是内蒙古高原和辽西平原交汇处,小山,丘陵,隘口较多,交通不便,何先生常常骑着摩托车穿行于山间大小道之间,摸清了辽东镇边墙的脉络。找寻遗址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边墙沿线的很多山头,只要卫星地图上有疑似长城遗迹何先生都亲自登顶验证。好几次在卫星地图上看山顶上有圆形或方形的遗迹,以为是墩台烽燧,但大老远赶来,费了一番气力登上山顶一看,却是现代修建的储水池或者电力铁塔围墙!白来一趟,何明哲非常沮丧!于是何明哲开始琢磨,根据山川地理位置,判断山上某些段落是否有墩台烽燧。一方面,他通过熟读历史,深入了解当年在这一带发生过的战事;另一方面,假设自己就是位当年的将*,穿越到那个时代,考虑如果在锦州周边山川开展布防,要怎么设置墩台烽燧。锦州周边附近是明末辽东主战场,西侧既有蒙古势力,东侧又有后金势力,周边山上肯定有不少明朝留下的墩台烽燧遗迹,所以山谷隘口两旁的山顶,河流两旁的山顶,重要*堡旁边的山顶都是探寻的目标。

明代台山火池摄影:何明哲

就这样坚持不懈后,何明哲开始取得惊喜和收获。除了北普陀山顶墩台和杏山墩台比较容易可见外,帽山隘口边墙子村旁的内边墙,大胜堡旁边花楼山上的边墙,鹰嘴山与华山隘口旁的华山墩,温滴楼山谷旁的台山火池群,大凌河堡旁的白云山墩台,松山堡北的松山墩台,小凌河百股大桥南的南山墩台、小笔架山上的烽火台这些鲜有人知的边墙烽燧都被何先生一一发现,确证了明代这些地段处在*机要道。

黑山县明代二台子烽火台摄影:何明哲

探索边墙之行并非顺利,很多地段坡陡林密,有些地段更是有灌木直接长在了边墙中间挡住去路,要想经过非常困难;有时行走边墙途中突然前方出现大断崖或巨石阻挡,只能绕个大弯拐过;有的山上没有路,需要趟过一片荆棘杂树丛生的地带,一趟走下来,裤子被刮成大大小小的口子,基本报废,脖子、鞋子、衣兜、裤兜都被灌满了干枝和草籽。夏季寻找边墙,必须带够饮水,出门一天至少随身五瓶以上饮用水。夏季穿越丛林,不可避免要被*虫叮咬,运气差的话被蛇咬了会更糟。有一年夏天探索北镇镇边堡时,在穿越一人多高的野草丛时,何明哲一条胳膊不知被什么虫子蛰满了红疙瘩,痒痛无比,回家后伤口上都冒出了*色脓疮,养了两个星期,才全部消退。夏季炎热,有一年夏季在龟山上寻找边墙,严重中暑,身疲力竭,几近昏厥,最后躲在山脊一处大石背后的阴凉处休息了2个多小时才缓解。至于被太阳晒黑、晒伤、晒爆皮、更是常事,供后来者借鉴。冬季寻找边墙,虽然耗水少,一天两瓶水即可,就怕大雪封山。雪天最好不要登山,危险系数大。有一次冬季去义县留龙沟村边墙,刚刚降完霜雪,路面冰渣坚滑,何明哲骑着摩托车曾试图从南石桥子村北上大定堡那条路去,由于途中几个坡度较大,轮胎没缠防滑链,根本上不了坡,好不容易加足马力到半坡时又滑了下来,人和车进退不得十分尴尬,无奈费了很大劲才蹭进旁边的玉米地里完成调头,最后折返回南石桥子村,选择另一条向西再北上的公路。这条路相对好走些,进留龙沟村后,只能徒步沿乡间小路前往边墙所在的山丘上,就这样踩冰踏雪到达了目的地,一睹了很难一见的北国边疆冬雪下的边墙盛景。北方冬季夕阳落山早,下午4点多天就渐渐黑下了,下山徒步回留龙沟村时,天色已黑,骑上摩托车黑夜在寒冷的荒郊野岭间溜滑的冰路上骑行了两个多小时,期间有段下坡路因路面太滑,刹车刹不住,试图伸开两腿支撑路面向前滑行保持平衡,但是由于惯性作用,人车同时在水平方向度转了两圈,最后在没有冰的马路面噶然停住侧翻,何明哲被摩托车重重地压住了腿,摄影器材摔散落在地面上,如果这时身后紧跟一辆大货车,人被碾压命就没了!想想就后怕!吃进力气赶紧翻身站起,收拾好散落在地上的物品,带着伤痛继续返程。黑夜走边墙,计划赶不上变化!有好几次探索边墙返回的路上,天色已黑,只能走夜路,空旷的群山中,一个人在漆黑无光的山谷中行走,得需要足够大的勇气!有一次从小红螺山边墙下山途中,天色就已经渐黑了,趟过一片灌木林走到了一处坟地,得穿过坟地,才能到山下的小路,勇气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龟山长城摄影:何明哲

还有一次从龟山返回走夜路,途中摩托车火花塞坏掉了!熄火了!推着沉重的摩托车在荒郊野岭中走了好几里路,终于到了一处村庄,一打听,还好有一家维修车辆的店铺,当时天色已晚,店铺已关门,何先生硬着头皮强行敲门请求店主帮忙修理,否则当晚只能露宿街头了,所幸店主热情救急,就这样回到锦州城时已经半夜时分。目前,何先生已经独自徒步走过了锦州境内大部分辽东镇边墙:南边从锦州市和葫芦岛市分界线处的华山村华山墩台开始,经板石沟乡龟山,再跨锦凌水库到大胜堡旁的花楼山,往北经翠岩山,台子沟村,小老虎沟村,乱泥塘子村,到釜山,再过凌海义县分界线下的南石桥子村,向北经南树林子村,石家岭村,留龙沟村,再向北经大安堡,大康堡到大凌河。北边从北镇大市镇镇边堡向东经白厂门到黑山县。

黑山县八道壕墩台修缮前原貌摄影:何明哲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行走锦州边墙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一些艰难险阻,但开阔了视野,见识了很多在城市中无法见到的世面,通过和长城沿线的居民聊天,了解了很多当地地理历史情况;通过穿越边墙,发现了明代戍边*民使用的水井、石碾、磨盘、不同规模及外形的墩台,火池、烟灶等遗迹,对明长城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有不幸的发现,如华山墩、南树林子村墩台、晾马山墩台被盗墓者在其上挖了很大盗洞,文化遗产保护要引起大家足够重视。

一座明代水井遗址摄影:何明哲

为了让锦城家乡父老更好地了解自家的明代辽东镇边墙文化,何先生对此做了统计梳理如下,明朝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沿线分段设为九大边防线,俗称“九边”,九边所在的边防区内的城镇,明早期设九镇,每镇设总兵统辖。九镇分别为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明朝中后期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了昌镇、真保镇,山海镇,东江镇,构成了九边十三镇布局。明辽东镇边墙边堡分为以下三部分建设:1)辽河套边墙(广宁至开原段)早在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时代已成雏形。2)辽西边墙(山海关至广宁段)在明英宗朱祁镇正统时代建成。3)辽东边墙(开原至东江段)在明宪宗朱见深成化时代建成。

辽东镇防御体系示意图何明哲提供

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是辽东战事高发期。三段边墙和边堡随着明*与蒙古、后金的战事不断爆发,经过了不断的修建、增建、扩建。辽东镇作为明九边重镇之首,终形成一套长城防御体系,墙体走势形如M。明代都司卫所制是九边长城防御体系的*事建制。明廷在辽东地区不设府、州、县,以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为首脑机关,下设镇、路、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以*事防御为主,类似于近代解放*的*、师、旅、团、营、连、排、班,部队作战编制。都司卫所听命于兵部。总兵官初驻广宁镇(今北镇),后移驻辽阳镇。辽东都司分5路(东西南北中),下辖25个卫,个所,城堡个。广宁镇设4个卫(广宁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宁镇下辖锦州城,锦州城设2个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镇下辖义州城(今义县),义州城设2个卫(义州卫、广宁右屯卫)。都司、卫、所制奠定了今天辽宁的城市格局。今天的锦州市和义县在明代是平级关系都归北镇管,而现今,锦州地位居上统管北镇和义县。辽宁博物馆藏明义州卫守*铜令牌明朝辽东镇长城上曾设21个关城。处于锦州境内有3关:1)分水关:在辽宁省北镇市北15公里。清代改称分税关。分水关城已毁,沿北关门遗址两侧有长城遗址,向西直抵医巫闾山,山上尚存石筑烽火台。2)魏家岭关:在今辽宁省北镇县大市堡公社(镇边堡所在地)的西部,相距毛剌关约公里。魏家岭关城已无,仅存关隘遗址。3)镇远关:在辽宁省黑山县白土厂乡。当地人称双棒台,实际为关城被毁后南关门和北关门遗址。北关门两侧长城仍存有两米多高的土筑城墙。关外有晾马山墩台。广宁北镇医巫闾山白云关及烽火台摄影:何明哲以下是处于锦州境内的古城和边堡:广宁中屯卫城(今锦州城)所辖边堡五座:

大兴堡(今葫芦岛北大兴堡),驻守官*名;

大福堡(今葫芦岛北金星镇),驻守官*名;

大镇堡(今葫芦岛西北),驻守官*名;

大胜堡(今凌海西北大胜堡),驻守官*名;

大茂堡(今凌海西北大茂堡),驻守官*名。

明大茂堡残存圆形东北角台摄影:何明哲

义州卫城(今义县)所辖边堡七座:

大定堡(今义县西南大定堡),驻守官*名;

大安堡(今义县西砖城子村),驻守官*名;

大康堡(今义县西大康堡),驻守官*名,

大平堡(今义县西北三台村),驻守官*名;

大宁堡(今义县西北石头堡子),驻守官*名;

大靖堡(今义县北的北砖城子),驻守官*名;

大清堡(今义县东北清河城子),驻守官*名。

镇边堡遗址摄影:何明哲

镇静堡(今黑山县)所辖边堡六座:

镇夷堡(今义县东北细河堡),驻守官*名;

镇边堡(今北镇县北大市镇),驻守官*名;

镇静堡(今黑山县西北白厂门),驻守官*名;

镇安堡(今黑山县西北韦城子),驻守官*名;

镇远堡(今黑山县城),驻守官*名;

镇宁堡(今黑山县南望山村),驻守官*名。

辽西自古多战事,战国时,秦灭燕,统一天下;三国时,魏灭乌桓,统一北方;明末时,清灭辽东镇,入关统一中国;解放战争时,人民解放*发动辽沈战役灭东北国民*反动*阀。如今的华夏大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作为东方第一大国,积极引领世界和平,其综合国力已排名世界前三甲!进入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高速发展大时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首历史,展望未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了让明边墙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何先生图文结合,奋笔创作了系列文章《寻明记》,在个人订阅号“明哲印象”上发表,以方便对此有兴趣的朋乡们更好地了解明边墙及周边文化。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