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每打开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你有多久没有读过一本书了?一周前?一个月前?还是就在刚刚?今天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个世界读书日注定是一个很平常却不寻常的日子沿着古人的脚步带你重走丝路—嘉峪关世界读书日
WORLDBOOKDAY
年4月23日
4月22日下午,嘉峪关在线十五周年系列活动——《在线十五年共读一本书》活动在嘉峪关在线会议厅展开。
整个活动持续近两个小时,嘉峪关在线办公室主任王素玲带领全体员工放下手机,亲近文字,跟读《丝路讲堂——一座关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沿着古人的足迹带你重走丝绸之路—嘉峪关,共同倾听丝路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书籍凝聚着人类的情感与文化
我们无法触摸时间的痕迹
却能于书中窥得光阴的意义丝路讲堂——边塞诗中的国家情怀
一座关的历史
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
一座关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关”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取决于这个国家当时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关”是在更东边还是更西边,本身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强和收缩。“关”有用还是没用,也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一个国家真正的衰落,“关”无论多么雄壮都没有任何意义。
一座关的精神是
一个国家的精神
一座关的精神就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国家的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平衡的精神,既要公意又要私情,既要风骨又要情怀,这样的国家才可以长久,这样的文明才可以长久,这样的边塞才真正有边塞的价值。
修关是为了通关
而不是为了闭关
“关”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关”当然是打仗防卫用的。但仅仅是打仗和防卫吗?“关”还是什么?“关”是榷场,古代有好多人在关下做交易;“关”还是客栈,西出阳关无故人,到阳光那儿再停留一下,再住一个晚上再往西走,就是陆地。
修关到底为了什么,关下到底住着什么人?比如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里头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漂亮,“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凉州城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有胡人,有汉人,有胡族文明,有汉族文明,有正在融合中的文明,其实这个才是对“关”最经典的表达。
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主动脉。
年、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