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早的嘉峪关机场任家屯庄与国民党航空第十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12771.html

嘉峪关机场始建于年,至今已有82年的历史了。最早的机场,名为“国民*航空第十四总站”,在嘉峪关横沟村任家屯庄内办公。任家屯庄与最早的嘉峪关机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

任氏家族及任家屯庄

任姓,是嘉峪关市农村中人口最多的家族之一。年,我应我的侄女婿的邀请,协助任氏家族观蒲村一脉创修家谱,对任氏家族的历史概况略知点滴。

根据我的家乡坝圪塄运氏家族保存的史料:年,运报先(清末秀才)为新城镇中沟村任文炳(清末秀才拔贡)72岁大寿所写的一篇祝寿文记载所知,任氏家族古籍山西太原郡。明末,由任国臣奉命征西,任千总(相当现在的副团级职务)。荣膺率*嘉峪关营,携带家眷来嘉峪关戍守边关,他来嘉峪关后,其家眷便在新城镇横沟村落脚开拓基业,成为横沟村最早的开垦户之一。他在横沟村夯筑了一座屯庄,人们称其为横沟任家屯庄。任氏家族人丁兴旺,子孙振振,瓜瓞绵绵。到了乾隆年间,已繁衍三世,狭窄的横沟村显然容纳不下任氏家族众多的子孙后代了。

从乾隆年间开始,任氏家族后裔,便逐渐从横沟村外迁。除横沟村保留少部分后裔外,大部分后裔分别迁往新城镇的观蒲、中沟、长城等村;峪泉镇的*草营村;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的六分村及果园乡的小坝沟等村。

固守横沟的一脉属主脉。虽然人口少,但相当富有,到了清朝末年,有良田数百亩,牛羊满圈,骡马成群。到了同治初年,横沟任氏家族族长任登洲之子,娶回族姑娘为妻。当时,民族纷争,社会动乱,回族亲家提出原有的屯庄太小,应扩建屯庄,以防不测,并愿意出资相助。在回民亲家的支持下,于同治元年破土动工,次年秋,围绕小屯庄的一座气势雄伟的大屯庄落成。这样屯庄就形成了外庄套内庄,呈回字型。屯庄占地约50亩左右,用*土夯筑,外庄墙高两丈多,四角筑有敌楼,墙顶外侧筑有女儿墙。女儿墙上部有垛口和瞭望孔,备有大小不等的石头。屯庄的外庄大门门扇,用铁皮包裹,镶嵌着熟铁泡钉,门洞上方有天井,备有石头和烧开水的大锅。若遇盗匪攻堡掠庄,居高临下,可从墙顶向下扔石头阻击;若企图破坏大门入庄,可采用浇开水向下`倾泼烫、石头砸的办法进行防御。任家屯庄。俨然一座固若金汤、戒备森严、不易攻破的小城堡。

外院的的大门十分气派,门楣的砖墙上镌刻着《植距悬规》四个大字,成为屯庄的一大靓点。内院为方形大门,一色方木筑成,门顶建有二层小楼,全为木质结构,飞檐斗拱,精巧华丽。楼上悬挂一匾,蓝色金字。套庄子内建有十分讲究的豪宅,为任氏家族的住所。外院则住着任家的佃户。外院内还建有畜圈、草圈,停放车辆、农具的场所、房间,加工粮食的磨道、碾道,深挖的饮用水井。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屯庄内居住的任氏家族已分为8户。除此,屯庄内还有27户佃农居住。可见,这座屯庄是嘉酒地区农村中占地面积最大、最独特、最有气派的屯庄了。

族长任文金,人们称为“任四爷”,是腰缠万贯、有钱有势、雄踞一方的土豪劣绅。横沟有他的良田、豪宅,长城、野麻湾村也有他的良田、豪宅。他是地方上的头目,任保长。雇佣几名庄头替他掌管农事,他只是遥控指挥,坐享其成。

任家屯庄与国民*航空第十四总站

年,国民*当局在肃州城南四五公里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处简易飞机场,开启了嘉酒地区有飞机场的先河。

由于日寇入侵,该机场离肃州城太近,不利于防空。形势所迫,年,国民*当局决定另选地址建机场。经实地考察,最后选定在肃州城西北方向20多公里的戈壁滩上(现嘉峪关机场所在地)新建机场。这里地势平坦,紧靠村庄、农田,是建机场的最佳地带。但当时抗战尚未全面开始,国民**府财*危机,建设机场和附属办公设施困难重重,地址又处在任文金的地盘上。任文金是横沟的“地头蛇”。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在此地建机场须经任文金同意方可,地方**官的员便与任文金交涉。任文金为了得到地方**当局的保护,欣然同意在自己的地盘西侧的戈壁滩上建设机场,并同意机场办公事的机构和招待所设在自家的屯庄内。从此,任文金在地方上的权势进一步攀升。

地方当局便向各乡镇摊公差,平飞机跑道,构筑飞机掩体,挖防空洞、防空壕。配备警报系统白旗、黑旗、警笛。嘉峪关最早的这一简易机场建成。名为“国民*航空第十四总站”。在此期间,国民*在西北从*到兰州开辟了一条*用航空通道,分别在沿线筹建了多处简易飞机场,其中也包括嘉峪关新建的机场。

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件,日寇大举进犯,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因日寇很快占据了沿海港口,国际援华物资,特别是苏联的援华飞机和物资不能如期到达。西北的这条*用航空通道,就承担起了重要战略物资的运送任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常有飞机西来东往,在此降落,地勤人员为其加油、例行检查;飞行人员则迅速到任家屯庄招待所用餐。餐毕后休息片刻,便立即驾机飞向蓝天,由近到远,渐渐从人门的视野中消失。

年至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全面决战,日寇趁中国空*训练未竟之际,先大举空袭甘肃境内的各空*基地,其后将轰炸目标对准兰州,先后9次对兰州进行狂轰滥炸,中国空*与之进行了激烈的空战。年2月20日和2月23日的空战最为激烈,我方共击落敌机18架,成为为抗战时期中国*队击落敌机最多的一次空战。参加兰州空战的是苏联援华战斗机,经常在嘉峪关机场起降,有时几架,有时数十架。有轰炸机,有三个头运输*用物资的大飞机,也有护航的小飞机。由此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嘉峪关机场为保卫兰州、保卫西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

当时,国民*当局实行保甲制,横沟地域狭窄为甲;野麻湾,即长城村的大部、野麻村的少部(长城以北的地域属金塔管辖)为保。横沟归野麻湾保管辖。野麻湾堡子设有飞机场的修理厂,即修理飞机,又修理汽车,机械师都是中国人。在老百姓印象中,野麻湾村的柳树林中,曾掩藏过几架轻型轰炸机。

国民*部队派一个营的兵力驻扎在野麻湾,担负着机场的保卫任务,他们曾和机场人员举行过联欢会。驻*表演武术、耍大刀;飞行员则进行飞行表演。附近的农民也前去观看。

嘉峪关机场老塔台

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拉响警笛、升起黑旗,飞机迅速藏入掩体内,屯庄内的机场工作人员和居民也快速跑入防空壕、防空洞中隐蔽起来。敌机离去后,便升起白旗,警报解除。

常驻横沟屯庄的中苏工作人员,约有六七十人,他们都在屯庄内的招待所食堂用餐,伙食标准较高,尤其是过往飞行员,伙食标准更高。招待所食堂的采购人员,经常到附近农家购买粮、油、肉、菜等食品,有时也到酒泉市场去采购。临近的个别村民抓住时机,为机场招待所食堂采购食品,送货上门,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我的堂兄李成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横沟村的一位李姓村民、一位石姓村民结伴,从新城、银达,甚至金塔有些乡镇收购一些生猪,出售给机场招待所食堂。当时屯庄内居住的贫穷佃农,很少烧火做饭,经常从招待所食堂收取一些剩饭剩菜,凑合着就是一顿饭。

这个飞机场成批降落飞机大约持续了两三年时间,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机场起落的飞机逐年减少。抗战胜利后,国民*航空第十四总站完成了历史使命,屯庄内的招待所关闭。随之,地勤人员、野麻湾驻扎负责机场安全保卫工作的国民*部队也减少了许多。年后机场一度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将嘉峪关机场改为民用机场,进行了重建,年7月1日正式恢复通航,这就是今天的嘉峪关飞机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多次扩建和更新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它已成为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的民用航空基地之一。最引人瞩目的是:嘉峪关市内通往机场的道路两旁的垂柳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成为市区通往机场的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现在扩建后的嘉峪关机场

请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