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冬季,还你一个 [复制链接]

1#
6月 http://www.baishuiliana.com/aslwh/6323.html

甘肃,那是个光听名字就能看到茫茫戈壁的地方。仿佛地球上一切与干旱相关的物种都生长在了这里。但我对这样的地貌并不陌生,在我第三次去*、到达帕米尔高原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飞沙走石、几乎四下无人的区域,人在其中,被锋利如刀斧的巨山包围着,渺小脆弱到不堪一击。那亦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东晋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帕米尔高原、瓦罕走廊,一直到天竺,求到了佛经。原来从帕米尔高原之行开始,我便与河西走廊结下了缘分。但它进入我的视线,是因为马来西亚好友十三姨的邀约,但起初我们的目标就只有敦煌莫高窟。直到我将目光放远再放远,越来越深入地了解那条绵延两千多里的天然走廊,我们便顺理成章地以兰州开启了旅途。而在这个零下十几度的冬季、没什么游客的冬季,我们似是一下子被这片孤寂荒芜的土地拽入了一千多年前那个回荡着丝路驼铃与金戈铁马的时代。——先来一波照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的日出日落,单调的土*色和冬日里略显萧瑟的景象因这些瑰丽的时刻而变得饱满。敦煌站——早上8点半到达时,这里刚刚迎来日出。

敦煌

敦煌古城——尽管是个比较坑的景点,但城门口的日出还是可圈可点的。

敦煌古城

雅丹魔*城——敦煌西线一日游的最后一站,看尽夕阳与晚霞。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张掖七彩丹霞——层次丰富的地貌色彩与日落最搭配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历史上众多民族在此交融,给河西走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甘博——镇馆之宝“铜奔马”以及我个人最喜欢的“元代玻璃莲花盏”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莫高窟——一名外国游客转头看洞窟的瞬间,一眼千年。

莫高窟

西千佛洞——除了壁画造像之外,这里大概是风景最好的洞窟之一

西千佛洞

榆林窟——莫高窟的姊妹窟,建议不要错过

榆林窟

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

玉门关——玉门关比阳关保存得好一些,是可以进入土堡近距离观看的。

玉门关

汉长城——同属玉门关景区,可以看到与明长城截然不同的建造方式与材料。

汉代长城遗址

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起点,来之前以为是个可有可无的景点,却超出我的预期。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关城

马蹄寺——只有亲自去爬过这里的洞窟你才能真切感受到震撼

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

悬壁长城——现存仅剩约多米,而且是80年代修整过的。

悬壁长城

??河西走廊拥有几乎所有的地貌,即便以荒漠、戈壁、山地为主,其自然风光依然无比壮丽莫高窟——这里有几株造型别致的树木,淡季人少的时候才有闲心合个影。

莫高窟

阳关——阳关不止有一个小土墩,这里的地貌挺适合拍照的。

阳关

雅丹魔*城——千年风蚀下的雅丹千姿百态,有一种诡异的美感。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嘉峪关——在城楼上远眺,恰好看到列车从祁连山下驶过,从前车马慢,而今天堑变通途。

嘉峪关关城

平山湖大峡谷——此行最惊喜的收获非这里莫属,不仅景色壮观,体验感更棒!

平山湖大峡谷

平山湖大峡谷

平山湖大峡谷

七彩丹霞——无需多言,图片已说明一切。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马蹄寺——包车师傅说你们这个季节过来没啥好玩的嘛,夏天的时候对面山上会开满蓝色小花。我觉得其实冬景也不赖啦~

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

——正文游记——

飞机降落兰州的这天恰好是圣诞节,这种感觉有点奇妙——我和一位马来西亚人,在一个曾经佛教盛行的地方过基督教的节日,再配一碗清真牛肉面,世界大同了。因为当晚就要坐火车直接去敦煌,我们便先从中川机场乘坐城际快车来到兰州站寄存行李。火车站周围有四五个寄存处,15元存一个中等尺寸的行李,解放双手后直奔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这个季节的博物馆门口真正是门可罗雀,旺季是需要提前预约的。甘博的名气虽不如三大博物院,但作为一个省级博物馆,再加上陇原大地深厚的历史底蕴,馆藏自然不可小觑。《国家宝藏》让更多人认识了铜奔马、驿使图砖画和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这些也成了大家来甘博最想看的展品,然而我们却来得不巧,除了铜奔马和驿使图素来只展出复制品外,就连唯一的真品彩陶瓶都调去别地儿展览了。但没关系,甘博的彩陶文物即使少了最特别的一件也足以傲视群雄了,光是他们单独辟了一个展厅给彩陶就说明了这点。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彩陶最为发达的地区,其中的马家窑文化所制作的彩陶甚至有着不输当代的审美。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沙盘,中间最大的草棚是族长的,其他草棚门的方向都是对着族长的草棚,我们的先民早在多年前就有了氏族的意识。

甘肃省博物馆

馆内大部分彩陶都来自马家窑文化,它们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器皿上施以黑彩或红彩,绘制出漩涡纹、波纹、鱼形纹、人面纹等各种纹饰图案,越到后期就越简化抽象,极有韵律感。看看这些图案,和流行于20世纪的装饰艺术又差在哪里呢?这两者之间却相距了多年!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在丝路文明的展馆中,我终于见到了铜奔马。尽管角落里的铭牌写着这是复制品,但它依然被放在最醒目的地方,还用玻璃罩保护了起来。其实不注明是复制品,外行人也根本看不出来。铜奔马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墓主人姓张,但年代却一直没有定论,有说东汉,有说西晋和前凉。在《国家宝藏》中,关于铜奔马的故事是按照东汉时期来演绎的。

甘肃省博物馆

不得不说汉唐时期的艺术水准达到了一个巅峰,以铜塑的技艺抓住骏马奔驰的动态瞬间,它的姿态、动作、肌肉线条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似是要立刻飞天而去,这样的技艺、品味都是无法再现的。所以铜奔马也有“飞马”、“天马”、“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名字,现在统一称为“铜奔马”。

甘肃省博物馆

铜奔马是中国最有名的一匹马,是我国旅游图形标志。在古代,马也是极其珍贵的物资,尤其是在战场上。匈奴之所以能称霸草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强大的骑兵。汉武帝凿通西域后,引进了品种优良的战马,也使得汉*拥有了匹敌匈奴的实力,亦有了“犯我汉者,虽远必诛”的底气。

甘肃省博物馆

与铜奔马出土于同一座墓的还有其身后的铜车马仪仗俑队,气势非凡。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甘博内另一匹著名的马便是这块《邮驿图》砖画,同样也是复制品。在攻略里我提过这些砖画出土*峪关的魏晋砖画墓,《邮驿图》这批砖画来自5号墓室,现在去砖画墓可以看6号墓室。这些砖画很有意思,你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写实派连环画,描绘了各种最普通的生活场景,比如耕种、畜牧、烤肉等等,而《邮驿图》所绘的便是古代的邮驿信使。铜奔马是我国旅游标志,《邮驿图》则是邮*标志。

甘肃省博物馆

汉代的邮驿机构称为“置”,同时也是物资转运站和往来人员的接待站,其行*长官称为“啬夫”。古时送信是采用接力跑的方式,一个驿站传递到一个驿站,通信是极其不易的事情,便有“家书抵万金”的诗句。这块《邮驿图》砖画便是古代邮驿系统的一个缩影。

甘肃省博物馆

再说说这件叫我一见倾心的文物——元代玻璃莲花托盏。女生总是会对外观漂亮的东西格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