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兴盛,一串串深深的足迹,几代人的奋斗,千头万绪的回忆。嘉峪关城市的崛起与繁盛是新中国开发大西北的奇迹。六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建设者们让往昔的戈壁荒漠,变成了现今的戈壁明珠。那些艰辛,那些欢笑,那些彷徨,那些奋起……如今化作了一件件凝结着时空记忆的实物。让我们再次端详这一件件钩沉我们记忆的老物件,重温流金岁月!
-艰苦征程
年,建设嘉峪关的第一批先驱在地质罗盘的指引下,在巍巍祁连山脉发现了“镜铁山”矿。年,酒泉钢铁公司成立,全国各地的四万多名建设者来到这片戈壁荒漠,用竹筐,背篓等工具拉开了建设西北钢城的大幕。年,这些建设者成为了嘉峪关市建市后的第一批市民。今天,当面对着那个年代先辈们曾经使用过的工具箱、竹条帽、藤条暖壶,这些饱含着艰辛与汗水的岁月瞬间展现在我们眼前。
五六十年代留影
五六十年代酒钢建设者家庭
五六十年代合影
酒钢建设
↑牧民报矿
↑苏联专家技术指导
↑矿工工作场景
↑工人潜心研究技术
五十-六十年代展品
↑酒钢工作服
→矿灯安全帽
↓柳条安全帽
↑年8寸扳手↑“五七”型计算尺
→石质磨盘
←煤油灯
↓煤油炉
→红灯牌晶体管三波段收音机
←《冶金学普通教程》
↓拨盘式电话
复原场景
原标题:《嘉峪关:“我的城市家的记忆”生活变迁展(50—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