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取养殖“经”农舍变课堂-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狐狸流产就是妊娠中断,预防狐狸流产并不难,大家要记住三句话:狐场要保持安静,杜绝机动车辆进入,非本群饲养人员不要擅自接近妊娠狐群。”6月11日,在四平市铁东区城东乡下三台村,养殖专家李嘉斌正在为广大养殖户讲解科学养狐养貉知识,这是该村30多户村民请专家为他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脉问诊”的一个场面。
课堂设在养殖基地负责人吴秀梅家的院子里,吴秀梅把自家的桌子搬到院里当讲桌,村民们搬来方砖当凳子,掏出纸和笔不停地记着,李嘉斌站在“讲台”前,为养殖户现场讲授狐狸的养殖技术。
村民王少*向笔者介绍说,他从事养狐已有5年,每年都养200只左右,年收入3万多元。6月初,把狐崽买到家,经过120天的生长期,狐狸进入长毛期,60天后,狐狸的毛管渐渐发亮,12月10日前后是狐毛长势最佳时期,需要打好毛。要想有一个好的收成,必须突破饲养技术这一关。
村民朱彦昭特意从家里带来一个塑料凳,他把《科学养貉与疫病防治》手册举过头顶,挡住太阳光线,右手不停地记录着“貉崽的营养配方”。朱彦昭说:“我原先不懂貉崽要分窝管理,这下明白了,以前有的貉崽不成活,都是管理不当造成的。”朱彦昭向笔者描述说,貉崽到家后,要特别注意生长期和冬毛期,投料量要视貉的胖瘦而定,还要看好粪便的形状,经营好了,一只貉崽能净剩150元。
“你马上来吧,我正在听课呢,你快来呀?”村民田胜华闻讯,驾驶摩托车从2公里外赶来。当天,梨树县石岭镇哈福村村民孟祥春、公主岭市十屋镇村民李风仙也赶到现场来听课。
下三台村狐狸张狐貉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产业,并不断向周边村屯辐射。目前,全村已有30多户村民从事养殖业。村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尝到了养殖致富的甜头,他们把特种养殖专家请到家门口,帮助他们解决养殖方面的技术难题。养殖基地负责人吴秀梅说,老师“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既丰富了自己、武装了自己,又把外地的先进养殖经验引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