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网络媒体
编者语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的要求,紧紧围绕‘创城’工作目标,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进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有效提升各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及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中国食品安全网》将各省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过程中的创新举措以及难点克服等话题进行采访,并呈现诸多的优秀的案例作为范本,为行业提供参考。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甘肃省省委省政府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党政同责”,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多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兰州市、嘉峪关市“两市”被国务院食安办确定为第三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Q
A
1.《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甘肃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城市)”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甘肃省食安委副主任,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庆邦:年5月,兰州市、嘉峪关市被国务院食安办确定为第三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甘肃省委、省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创建工作与“食安甘肃”建设相结合,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党政同责”,强化组织领导,靠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机制,明晰部门职责,夯实保障基础,完善长效机制,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甘肃省食安委制定了《甘肃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并向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备案,着力健全完善创建工作制度体系。
年,按照国务院食安办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整体部署,省食安办组成评估组,对兰州市、嘉峪关市创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开展了中期评估,经过现场核查及评估,甘肃省2个试点城市基本达到创建标准。
年,甘肃省食安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兰州市、嘉峪关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创城工作成效显著。
2.《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城市)”目前所取得哪些进展及成效?
甘肃省食安委副主任,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庆邦:简单来说,5方面成效:
党委政府责任全面加强。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重点改革任务和保障措施,健全了省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
兰州市、嘉峪关市出台了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建立了市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落实了“党政同责”要求,属地责任得到有效强化。
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有力。甘肃省、市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主任、相关负责人任副主任,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委员的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并印发工作规则,完善机制,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压实各部门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创建城市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理总体布局,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形成了市、区、镇、社区四级联动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有力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靠实。严格落实网格化、规范化、常态化监管措施,全面推行自查管理、风险分级、量化分级、电子追溯、明厨亮灶、记分管理、责任约谈等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采取飞行检查、督查检查等方式,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督查,结果通报市州政府,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重点难点问题不断破解。有效利用创建平台,整合各方力量,加大资源投入,对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坚,破解了“三小”、无证无照经营、“地沟油”治理、基层所执法车辆配备等涉及多部门的“老大难"问题,有效防范食品安全区城性、系统性风险,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联合惩戒机制,畅通投诉举办渠道,利用广告牌、宣传片、宣传彩页、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