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山:查粮仓一定别忘了袁隆平的暗访建议
■ 大丫山国家粮食局副局长任正晓做客中国*府时透露,从4月1日起全国将开展粮食库存大检查。对于很多人担心的粮食库存不实问题,任正晓回应称,粮库出现空仓的现象是存在的,诸如粮食正常流通,库存随季节变动,执行救灾、轮换等出库指令等造成的空仓都是正常现象。而个别粮库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销售、动用,有个别粮库为套取贷款或补贴,甚至虚报库存。对这类违规空库和谎报库存的行为决不姑息。(4月1日《新京报》)有关粮库存在空仓的问题一直为媒体所关注,比如去年就有媒体报道,安徽当涂粮库出现了空仓现象。这个存储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总容量约8万吨的地方,当时粮仓大门落满灰尘,成人拳头大的锁布满铁锈,只有门卫和办公室主任两人在上班。既然是“大检查”,想必在人员安排、行动部署等方面的规模将是空前壮大的。不过,笔者以为,“大检查”之“大”关键是讲究方法和技巧,否则,“大检查”未必能起到“大效果”。老实说,此前我国有关粮食存储量的检查工作几乎年年都在搞,但是,仍出现了安徽当涂粮库等这些大的漏之鱼,原因何在?还在于检查的方法和技巧不到位。检查工作除了习惯走过场(有时连库门都没开,光听粮库负责人汇报一下就算检查了)之外,还习惯大鸣大放,似乎“大检查”就是要制造“大声势”,以为浩大的声势就可以查出问题。殊不知,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变相向对方通风报信,因为对方一听到有关“大检查”的风声,马上就把“把柄”藏掖起来了,执法人员哪还能找到问题和漏洞?袁隆平院士就曾建议检查时应该“微服私访”,不走官方渠道。“我觉得还是要微服私访,大张旗鼓去检查怎么看得出问题!”去年全国两会上,袁隆平还提交了一份有关粮库空置问题的提案,称“有些国家储备粮库是空的,这些人虚报是有好处的,他们可以从国家拿补贴,还可以拿仓库来存其他东西,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对此专门作出了批示,还要求有关的粮食局长来找袁隆平。正是受袁隆平这句“微服私访”的启发,媒体和一些农科院研究员才乔装打扮成非执法人员,以“调查粮食害虫”的名义展开过调查,没想到一调查,就钓出安徽当涂粮库这条“空仓”的“大鱼”来。随后,其他地方的空仓现象也一一曝光,问题异常严重。单从效果上看,用“微服私访”的方式明显更接近真相。当前,我们已进入法治社会,但违法乱纪并不会因为我们法治进程推进了,就会变轻或者更简单。反而,一些不法企图者会因为我们法治法规更趋于完善、执法手段更趋于高明而使自身的违法乱纪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为查那些隐蔽的违法乱纪行为,古时候一些查贪官的钦差大臣习惯怀揣上方宝剑和圣旨悄悄地抵达目的地,微服私访,明察秋毫,等收集好了证据才去衙门,然后将圣旨一读,上方宝剑一摆,就叫违法乱纪者伏法。古时的这些执法方式也许过于陈旧,但是,微服私访、明察秋毫的这些执法精髓却仍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