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嘉峪关市钢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人民社区幸福苑)建成投入运营。作为年省市为民办实事之一,将为辖区及周边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和居家等综合型服务,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家门口”养老服务需求。
贴民心解民忧
百分百覆盖助力养老
钢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人民社区幸福苑)位于人民小区,服务辐射了五一、新华、祁连社区共42个居民小区4.02万余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余人。嘉峪关市对辖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房产及服务资源进行整合、调配和衔接,投资概算.06万元,精心打造起钢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人民社区幸福苑),场所占地面积.65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新建综合楼建筑面积.66平方米,改造原业务用房面积.34平方米,主要设置老年人照护室、餐厅、阅览室、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多功能活动室等老年人生活服务、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功能用房。配置护理型床位46张,占比%,室内各种设施设备均符合适老化规范要求。
重康养强运营
百分百呵护“家”的养老
采取公建民营方式,由嘉峪关市“一家人”养老管理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引入上海闵行区一家人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对口协作,从老年人需求出发,注重康养医养结合,打造亲情式养老服务。
服务目标上突出全方位服务,以“敬老的圣地,养老的乐园”为目标,从理念、管理、实施各个方面齐抓共管,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标杆。服务宗旨上突出“家”和“暖”,为天下儿女尽孝,替世间老人谋福,把党和政府的养老惠民政策传导到每一位老年人身上。服务理念上突出“孝”和“亲”,以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对待老人,以孝敬父母般的真心真情对待老人。服务对象上突出重点人群,优先保障辖区特殊困难、重度残疾、失能、半失能、失智、孤寡、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人。服务内容上突出个性化、多样化,提供专业的居家服务、膳食供应、康复护理、助洁助浴、助行助急、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科普教育、政策宣传、日间托管、短期照护、签约医生、能力评估、健康管理、慢病诊疗等综合服务。服务特色上突出医养康养保障,采取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模式,以医养、智养、康养为主导,利用社区已有医疗资源和依托上海发达的医疗技术及资源进行远程诊疗、资源调配共享,做到医养结合;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手段,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实现智养结合;利用上海闵行区一家人养老管理服务中心旗下养老机构,根据季节变换和用户需求,开展“候鸟式”养老服务,人员交流互换,优势互补,实现康养结合。智能型适老化
百分百数字服务养老
加强智能养老设备的使用,为高龄空巢、独居、特殊困难等老人群体配备“一键通”紧急救援呼叫器、智能腕表、智能床垫、红外探测、燃气及水浸传感器等设备,通过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平台和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联网,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安全预警、在线询诊等服务,贴心的“电子保姆”和“智能管家”实现立体化展示、多渠道预约、智能化调度、全过程监管、电子化结算、大数据分析。配备协助失能老年人起居、移动、就餐、洗浴、如厕等基本生活和服务所需适老化辅助器具,实现无障碍,老人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志愿行展风尚
百分百参与护航养老
开展互助养老“时间银行”、“银龄行动”,鼓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在机构内开展服务,发掘利用老年人才资源,充分调动老专家、老干部、老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发挥其技能、经验和知识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创新、老年志愿等活动,拓宽老年人展示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平台,支持他们发光发热、服务社会,让尊老爱老敬老蔚然成风,化风成俗,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撰稿:成小红吉海涛
审核:窦泉
编辑:赵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