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依海靠港
打造新城
以往说起大都市,人们想到的都是北京、上海、广州等,而现在有一批新兴城市正在迅速崛起,以他们优惠的人才*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着大批年轻人。根据2011年国际统计机构的增长数据和预测,我国的广西北海成为全球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那么北海作为广西一个并没有地域优势的城市,它又有什么独特的发展魅力呢,来看报道。
眼前这位青春阳光的辽宁小伙子叫焦剑虹,大学期间攻读的是物流专业,毕业后,他在珠海的一家货运公司干过物流工作,2010年他来到北海,现在是广西北海港(000582)集装箱公司的一名调度员。说起现在的这份工作,还有一点机缘巧合,几年前焦剑虹的母亲来北海旅游,并喜欢上这个城市,随后就建议儿子到北海来发展。焦剑虹告诉,决定来北海工作,主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机会。
广西北海港集装箱公司调度员焦剑虹:北海港属于国有企业稳定,现在机械设施已经正在改进,那边有很多新厢吊,泊位新开的泊位准备近安桥,吞吐量要扩大,效益肯定要增加。
焦剑虹现在工作的北海港石步岭港区有4个万吨级的码头泊位,尽管吞吐量要扩大但还是不能满足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北海市正在加速另一个深水港铁山港的建设进度,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了两个万吨级码头。
白玥:这里是广西北海的铁山港码头,在我左手边的这片*褐色土堆是从印尼和菲律宾运来的红土镍矿,这种作为生产不锈钢材料的红土镍矿,去年在这个码头的吞吐量达到了300万吨,而明年这一数字有可能翻一番。
从国外进口进来的这些红土镍矿全部用于港区内这家镍业公司的生产,该公司的总经理何潮告诉,当初选择在这里投资建厂,物流优势是重要因素。
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潮:我算过,以前我们在贵州有一个厂,这个和贵州的厂比,光物流这一块,300万吨镍矿就要1.5个亿,多了物流的费用。
广西北海市副市长毛艳琼:我们现在三号四号5万吨的泊位已经建成,即将投产,六号到十号泊位也要在今年年底启动。
家乡优势显现
游子回归北海
除了利用天然的港口条件,北海也在积极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这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才来北海,也让许多在外漂泊的北海人选择了回乡发展。
蔡永多,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海本地人。从2004年开始外出务工,曾在江苏和浙江的一些发电厂和造船厂从事机械设备工作,有时一个月能赚一万块。但是今年春节过后蔡永多选择回到了北海工作。眼下,他在一家电子企业工作,主要负责空调的维护,除了五险一金,每个月至少能拿到3000多元,虽然从工资的绝对数量上与在外务工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在北海未来发展的预期,蔡永多有着自己的考虑。
冠捷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设施工程处蔡永多:虽然你感觉到工资差距可能比较大,有一点,但是说,我们这个冠捷是一个大企业,如果你有能力的话,在里面提升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蔡永多还告诉,当年与他一同出去务工的几个朋友,今年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回到家乡北海发展,这表明对未来的北海大家都比较有信心。大家的信心来自于产业园的快速发展,产业园建成三年多来,入园企业已达到80家,2010年的产值就已经超过了100亿元,而这些在几年前还是一片空白。
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索耀宗:我们刚来的时候,连纸箱、泡沫都要从深圳拉过来,现在我们这个园区产业的配套基本上已经完成。
眼下,产业园免费为职工提供宿舍,修建餐厅、超市、自助银行还有员工活动室。不仅是企业,北海市*府也正在为产业园区建设配套服务。
广西北海市副市长毛艳琼:我们也比较注意大的配套,在中国电子产业园里面就规划了一个小学,今年也要把它建起来,原来是一个村的小学,我们把它改扩建,把它放在这个园区里面。
北海完善基础设施
聚拢城市人气
产业的发展吸引来了大量的人才,也使北海的这座城市聚集不小的人气,以前的港口小城成了如今的繁华都市,而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也带动了当地的商业发展。
王丹,大连人,六年前就与北海结缘,她在北海经营着11家连锁超市,今年8月她们全家决定定居北海。
王丹:我第一次来北海是十天的时间,用脚一步一步把北海给量出来的,032454当时我出去想买一瓶水或是冰激凌一类的,很难很难,要走三四里地才能有一家。
有了这次经历,王丹决定在北海做连锁超市,这家100平米的店铺2008年底花了90万元。王丹现在的11家店每天的销售额都在4000元以上。
王丹:我觉得从2007年年初到现在(北海)人流量要增加3到4倍,这3到4倍并不是说单纯是由于外地人来多了,最重要的是北海人,北海当地人也开始从他们购物的整个频率和消费能力比以前好了。
白玥:这里是广西北海市的北海大道,十几年前在这条道路的两旁随处可见停工搁置的烂尾楼,而随着近几年北海市的工业化发展以及打造宜居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北海和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北海人又回到北海发展。以往的烂尾楼早已变成了今天的大厦和居民区,同时还有很多新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北海市住建局房地产科长刘子平:北海房地产基本上摆脱了过去没有产业支撑的局面。这几年外地人在北海购房的量大概是在七成到八成,绝大部分来这里都是购房置业,来这投资办企业。
吸引来人气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就是教育和医疗,北海的这两个方面比较薄弱。
广西北海市副市长毛艳琼:去年已经建成并且对外招生的像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在北海建了一个学校,今年我们又跟北师大和北京西城区八中签订了协议,直接到这里来再办两所高层次的学校。医疗卫生这块我们也是通过迁建扩建,现在我们二医院已经在2010年底开工,也要建成广西规模最大的一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