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嘉峪关,最大的发现就是嘉峪关之绿。
曾经的嘉峪关,到处是光秃秃的灰色和黑色戈壁滩,整个城市的颜色单调沉闷死气沉沉,如今的嘉峪关草木连边,绿荫相映,生机勃勃,可谓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所到之处绿意盎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两千多年前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驼队经过嘉峪关口,一条文化的纽带便顺着祁连方向不断地隆起。在文化和历史厚重的背景里,嘉峪关的绿,因生态建设而奏响新乐章,在这短短七八年间,实现了质的飞跃,让人们得以在绿色的摇篮里享受着牧歌一样的生活。长城脚下,一川烟草,一路青翠,野花摇曳,树木葱茏。
连广场都被绿化得看不出是广场行走在嘉峪关街道,仿佛置身南方的春天。低矮的绿化带和高大的行道树之间,隔着五六道树带,树影婆娑间甚至看不清对面行人和街景。市内三十余条道路,三季有花、层次分明、各具特色,有效地串起散布城市各处的点线面。
最让我惊叹的是,有些广场居然绿化得一下看不出是广场,而是花圃,远观简直就是小森林一片。那些被巧手修剪成各种形状的树木,那些经特别设计生长而成的图案,无不彰显嘉峪关人的绿化理念,不仅仅要绿,还要绿的有特色显个性,强烈吸引游客的眼球。
街头处处绿树成荫嘉峪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自然降水量85.3毫米,而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5倍。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嘉峪关市坚持以全民义务植树为抓手,从年起,连续20年开展“绿化年”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参加义务植树,让全民义务植树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和公益化。同时,嘉峪关大型绿化项目为龙头,带动绿化建设,形成了以庭院绿化为点、道路绿化为线、公园绿化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格局。
以来,,嘉峪关市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包括: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城市园林绿化优秀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全国文明城市、避暑旅游样本城市等等。
如今的嘉峪关市,建成区绿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6.3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27平方米,先后修建21座人工湖、处公共绿地,完成市区37条道路的景观提档升级绿化美化建设,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9%,道路绿地达标率为99。走在嘉峪关的街道上,莺语枝头、鹅舞碧水,手扶葱郁绿色,满目广厦华栋,恍若置身秀美的江南水乡。登上嘉峪关关城向东远眺,郁郁葱葱,蔚然成林,三湖镶嵌,绿水绕城。
半城山水半城绿,满城秀色在景中。这就是嘉峪关人对绿色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