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不可偏废。”
读书须良师,行路须益友。
而研学,则能得师亦为友。
今天,
全国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冲关北京总决赛暨游学活动开始啦!
“破茧成蝶,只需要一朵花开的时间。但是每一只美丽的蝴蝶都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如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那么一段艰难的岁月。耐心点,坚强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承受过的疼痛,将是你飞跃的起点!”游学知边治帼老师如此说。
游学知研学活动有诗和长城
成长是一场盛大的行走
行走,让远方的景和人真正与自己联结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皆教育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让学生在研学游中培养并提高
观察思考、情感感受、动手践行等能力
真正体验研、学、旅行
多层次复合型成长价值的意义
营员们的第一课就在长城展开
万里长城之居庸关登长城,做好汉!
居庸关上子规啼,
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
榆林只隔数峰西。
登长城,做好汉!多名中小学生,在蒙蒙细雨中登上居庸关长城。
来居庸关的目的,自然是征服长城,长城蜿蜒曲折,从山脚建到山顶,从山的这边建到山的那边,东连大海,西接荒漠。
远看长城所在的山脉,似乎不太高,不太险,然而,这纯粹是一种错觉。感觉山不太高,是因为天空的映衬,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比起天空之高,任何一座山都相形见绌。
另外,山之所以看上去高不可攀,是因为人在谷底。“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在实情实景中让学生们掌握有关长城建筑的知识,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艰辛,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和军事知识,增强团队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00:39营员登长城,了解长城历史及功能
在居庸关,一个石碑引人注目,上面刻着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一句诗:不到长城非
好汉(HewhodoesnotreachtheGreatWallisnotatrueman)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娘子关、嘉峪关等是长城最著名的关隘。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居庸关长城位于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
汉代沿称,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
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远在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在这个开放的、真实的大自然“课堂”中,孩子们的思维是直观的,表达是不由自主的,想象力更是驰骋万里的,对知识的获取也是润物细无声的。
我想,孩子们在这次研学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定会深深根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他们所获得的课外体验,远远大于课内,最关键的是这种形式更受孩子们青睐!
研学,让教育有了灵动之感!
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讲研学见闻时那明亮的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