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甘肃省出台了一项专门保护“黑山岩画”的法令法规,这让我有些疑惑,明明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历史遗迹,为何要专门保护?查了资料,我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简单的历史遗迹,暂且称他为甘肃历史的记事本,如此才可以凸显他的地位,身怀宝藏却不自知,不出名也默默坚守。
一、黑山岩画的位置
黑山岩画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的黑山南部山麓,和东部山麓形成的沟壑里面。古老的黑山比现在出名,除却嘉峪关特殊的地理之外,这里山峰陡峭,怪石嶙峋,山间沟壑纵横,颇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之态。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要道,这里千百年来见证了许多,而黑山岩画作为河西走廊岩画的一部分,也是东西方岩画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是千百年来的风沙侵蚀也没有让这里褪色。
二.黑山岩画的发现
年,酒泉钢铁公司动力厂黑山湖农场职工在黑山四道股形沟放羊时,最先发现沟内悬崖峭壁上有石刻岩画的遗迹。当年5月,在嘉峪关市举办出土文物展览时,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人员从石关峡大峡谷出发,在黑山发现了石刻画。
这次初步调查,发现岩画31幅,直至年,甘肃省博物馆和嘉峪关市文教局、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和当地驻军组成调查队,再一次对黑山石刻岩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在四道股形沟、石关峡口、红柳沟、交河沟又新发现了岩画。后来又经过几次调查,黑山岩石才呈现出现在的样貌。
三.黑山岩画的内容
黑山岩画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主要有人物、动物及其各种活动场面。包括舞蹈、狩猎、人物、动物、佛塔以及其他活动内容。尤以反映野生动物的画幅居多。作为古代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生活记事画,黑山岩画具有较高的艺术及史学研究价值。
四.黑山岩画的文化内涵
(一)黑山岩画中的历史变迁
黑山岩画有许多动植物图像,包括野牛、野鹿、野骆驼、黄羊、盘羊、虎、狼、野兔、旱龟和蕨类植物等,这些动植物有的喜温暖潮湿,有的喜干旱寒冷,反映了河西地区气候由温暖潮湿向干旱寒冷的转变,植被景观由森林向草原荒漠的转变。
(二)黑山岩画反映的远古居民生活状态
黑山岩画中,以狩猎为主题的画面非常之多,如果按参加人数分类,狩猎方法可分为单猎、双人猎、围猎等多种狩猎方式;按是否骑马可分为徒步射猎、骑马射猎及用兽夹圈套取动物的狩猎方法;狩猎工具有投矛器、长柄钩形器及弓等。反映了狩猎时代、驯养和畜牧时代以及狩猎转变为驯养和畜牧过渡时期的历史转化的某些特征。
(三)黑山岩画反映的远古居民舞蹈形式
黑山岩画中众多的舞蹈图像和舞蹈形式,充分反映了当时生活在这一带的古老先民能歌善舞和热爱生活得欢快感情。从岩画中可以看出中国西北古代舞蹈形式的源头,对于考古学家探讨早期舞蹈和舞蹈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黑山岩画中众多的人物造型和服饰形象,对研究古代羌人等游牧部落的生活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黑山岩画反映的远古居民宗教文化
黑山岩画中许多有许多供奉动物、生物、图腾及佛像和佛塔的画面,为研究古人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其中的太阳鸟图像最为生动。先民们为祈求生存发展,又希望扩大野生动物和家畜繁殖,扩大获取食物的范围,便这种期盼画成了岩画,表现了人类为生存和繁衍自身所作的不懈努力,是人类遗迹的文化遗存。
这个位于丝路古道上的黑山岩画,历经数千载,依然长存在这里。拥有宝藏而不自知,著名考古学家曾经说过:“黑山岩画不仅是研究古代西北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宗教文化的史料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历史的实物资料,具有及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