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年12月15日在嘉峪关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赵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检察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和省检察院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检察力量。五年来,共办理案件件,公益诉讼检察、未成年人检察、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侦查、认罪认罚从宽等工作进入全省检察机关前列。荣获省市表彰奖励64项,城区检察院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一)牢记使命重担当,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凸显新作为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起诉危害国家政治安全案件9人。起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侵犯人身权利案件人。起诉涉枪弹、危险驾驶等案件人。起诉“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人。起诉合同诈骗、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案件人。起诉“黄赌毒”、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案件人。全市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服务保障“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积极防范重大风险,依法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类犯罪案件60件88人,依法起诉涉案金额高达11.85亿元的王某某、邓某某贷款诈骗等重大案件。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将13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赖”送上法庭,帮助追回拖欠工资余万元。针对农村烧荒、农药废弃物污染问题,提出诉前检察建议,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严厉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起诉16件39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42件。针对非法采矿、向城市道路绿化带倾倒污水等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营商法治环境持续优化。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9条意见,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依法起诉侵害民企权益案件13件33人,为企业追赃挽损余万元。组织开展“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与市工商联建立沟通联络机制,走访企业余家,纾解法律难题余件,追回工程欠款余万元、解封资产万元。扫黑除恶斗争成果丰硕。组建专案组摸排、核查线索77件次,批捕28件84人,起诉10件75人。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件,追加漏捕、漏犯12人、漏罪13起。监督立案的“10·29”涉黑案被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52名涉黑犯罪分子受到严惩。积极参与行业整治,针对办案发现的治安隐患、行业乱象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12份。扎实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6项。反腐败斗争协力推进。原反贪、反渎职能划转前,严肃查办腐败案件,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12件19人。监察体制改革后,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职务犯罪案件提前介入、案件移送机制,提前介入市监委查办案件15件,起诉13件13人。依法履行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侦查职能,教育整顿期间核查线索件。(二)坚守初心解民忧,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成效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更加务实。紧盯群众“钱袋子”安全,扎实推进“断卡”行动,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人。紧盯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办理的王某某生产销售“毒酿皮”案,受到最高检肯定。紧盯群众“脚底下”的安全,会同住建部门开展窨井盖专项整治。紧盯群众“马路上”的安全,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漏洞提出检察建议,推动“一盔一带”成为出行自觉。紧盯群众“包裹上”的安全,针对快递企业泄露群众信息安全隐患,提出检察建议,有力推动快递行业规范管理。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检察官参与“三官一律”进社区余人次,开展普法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群众权益保护等余件次。检察为民办实事更加高效。打造“检察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检察服务。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清理”“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行动,办理来信、来访件人次,回复率%。举办检察公开听证38场,听证案件件。依托办案加大特殊群体保护,发放司法救助金54.7万元。未成年人保护更加贴心。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提前介入17件,监督立案6件,起诉38人。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建成观护教育基地,开展“亲情式”帮教,让迷途孩子重回正道。积极参与平安校园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入职查询、从业禁止等制度,联合多部门对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检查。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全覆盖巡讲。(三)聚焦主业强监督,在忠实履职上取得新成绩刑事检察更加有力。依法批捕件人,起诉件人,不批捕件人,不起诉件人。依法提起抗诉11件22人,立案监督95件,纠正违法59件,纠正漏捕、追加漏犯人、追诉漏罪35起。紧盯“墙内墙外”监管安全,针对刑罚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出纠正意见42份。监督执行财产刑案件12件,清理判处实刑未交付执行罪犯26人。民事检察更为精准。办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件,与法院建立加强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协作配合机制,搭建民事支持起诉“绿色通道”。充分运用公开听证、司法救助、释法说理、上门办案等方式,在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中,做好矛盾化解和息诉罢访。扎实开展虚假诉讼监督,提出再审检察建议6件,法院全部改判。与法院协同解决“执行难”问题,办理的王某某与马某执行监督案,使一份生效八年的判决最终“落地”。行政检察进一步做实。办理行政检察案件31件,与相关部门建立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办理的曹某某申请监督案,通过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事项,使持续五年的上访案件息诉罢访,实现案结事了。公益诉讼检察稳步拓展。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件,提出诉前检察建议75件,提起公益诉讼12件。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有力推动公益诉讼检察提质拓面。与文物保护部门会签协作意见,以明长城-大红泉堡案件为代表的长城保护公益诉讼系列案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四)砥砺前行谋发展,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紧扣司法体制改革脉搏,细化落实改革举措,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全力构建规范高效的检察权运行机制。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落地,综合配套机制改革和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五)接受监督促公正,在队伍建设上呈现新气象对标“四个铁一般”要求,深学笃行增强政治定力,政治建设持续加强。锲而不舍提升履职能力,自觉接受内外部监督,全面从严治检,队伍素能大幅提升,检察权运行更加阳光透明。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理念还需持续更新,服务大局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四大检察”发展不平衡,民事检察、行政检察比较薄弱。三是队伍素能还不适应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求,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短缺。四是全面从严治检力度仍需加大,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仍需健全完善。二、年检察工作思路及主要任务年全市检察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三新一高”发展要求,紧紧围绕“三地两点”功能定位和“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强化政治建设,服务中心大局,深耕主责主业,夯实基层基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嘉峪关新征程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一是突出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讲政治与抓业务有机统一,把强化政治机关意识落实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强化检察担当,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找准检察履职切入点,主动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全力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嘉峪关建设,深化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在服务大局上展现更大作为。三是深耕主责主业,聚焦法律监督职能定位,落实“十四五”检察工作发展规划,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推进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四是锻造过硬队伍,着眼检察事业长远发展,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强化正风肃纪,加强队伍“四化”建设,不断夯实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根基。声明
嘉峪关新闻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