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恶势力是破坏社会和谐的巨大毒瘤,
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
因此,黑恶必除、除之务尽!
自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嘉峪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从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筑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5月16日下午,嘉峪关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通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和小编一起
看看都有哪些重要成果
1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13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一系列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51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对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任务、工作要求、工作职责、时间进度等对标对表进行全面细致地安排部署。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查检查、综合协调、案件会商、专案打击和宣传舆情5个专项小组,统一协调推动落实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意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年工作方案》《嘉峪关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年工作要点》等相关制度文件。先后8次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会议、3次推进会、1次整改动员会,分阶段、分重点、分领域安排部署专项斗争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进一步敦促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打赢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
2
各区、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迅速成立了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着眼各自行业领域,迅速构建起全域全城全覆盖“一张网”,全方位、多领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摸底排查。市公安局梳理近5年侦办的经济类案件起,排查3人以上经济类案件20起。截至4月30日,全市共受理线索条,现已核查条,剩余17条正在核查中。
扫黑除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共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团伙7个(其中集团3个,团伙4个),涉及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虚假诉讼等刑事案件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人。其中,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和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共33人已被人民法院宣判,28人被判处刑罚。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0人)和1个恶势力犯罪团伙(9人)已移送起诉。正在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1件。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余场次,张贴发放宣传资料40余万份,举办讲座余场次,在全市各公共场所、交通站点设置大型广告牌20余个,设置标语余条,各类新闻媒体刊登稿件余篇,召开新闻发布会5次。查处涉黄类案件67起,查处赌博类案件17起,处理违法人员人,强制戒毒81人,销毁枪支69支,子弹余发,管制刀具91把,雷管枚。文旅部门结合日常执法工作,发现问题处,现场整改处。税务部门开展了打击骗税、打击虚开和制售非法发票专项行动,共立案检查虚开案件36户,涉税金额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市运管局针对出租客运市场、货运维修、驾校行业存在的各类乱象,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出租车违章行为起,行政处罚42起,查处非法运营车辆19起。住建部门将扫黑除恶工作贯穿于日常执法工作中,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50份,停工通知书10份,实施行政处罚28起,罚款万元。其他部门也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在分管领域开展了专项治理,有效遏制了各类乱象的发生。
3
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纳入综治领导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落实领导责任和无涉黑问题承诺制”工作,各级各部门分别向市委市政府签订承诺书,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组织部门结合机构改革,及时调整25个市属党委(党组)。将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把持基层组织、侵蚀基层政权作为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的重要依据,对52个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拉网式”排查,两年来共摸排确定各类软弱涣散党组织87个。截止目前,市纪委监委查处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不作为、慢作为问题2起,党员涉恶问题1起,组织处理2人,党纪政务处分2人。
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后,根据反馈意见,我市及时制定了《嘉峪关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二督导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将反馈意见中6个方面的问题梳理成17项具体问题,制定了50项具体整改措施,要求各级各部门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目前,完成整改13项,其余4项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从全面推开转向深挖根治的攻坚阶段,严格按照“两个一律、三个查清、四个不放过”,深入开展“黄赌毒”“盗抢骗”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整治,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筑牢防黑防恶的堤坝。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资源,大力挖掘、宣传专项斗争以来的重要举措、工作经验、进展情况、先进典型、重大案件办理情况,在全社会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传递正能量,鼓励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踊跃检举揭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
通过记者问答
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此次发布会吧~
市委组织部
问题:近期市委组织部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全市村“两委”班子成员任职资格进行了联审“回头看”,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工作开展情况?
答: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向纵深发展,从4月26日开始,我们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村“两委”班子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回头看”,主要目的是着力净化村“两委”干部队伍、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巩固村“两委”班子联审成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组织基础。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提高站位抓推进。我们始终坚持将配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应尽的政治责任,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回头看”工作,要求相关科室认真谋划、周密组织,切实推动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回头看”工作有序有力扎实开展。在去年联审的基础上,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纪委监委机关、各区委、市公安局党委、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市司法局党组、市民政局党组、市信访局等11个部门单位,对全市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开展“回头看”,确保每名村“两委”成员都再“过一次筛子”,着力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严防涉黑涉恶人员染指基层政权。
二是进一步强化协调联动,压实责任抓推进。我们按照配强班子治“软”、强化管理治“乱”、靠实责任治“散”的思路,坚决防范和遏制黑恶势力在基层滋生蔓延。健全完善党员违法违纪、涉黑涉恶通报沟通机制,对去年联审排查出的4名涉嫌违纪违法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同步做好补选工作。根据《关于扎实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联审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对照《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负面清单》的14项具体内容,采取分析研判、调研走访、查阅资料、信息比对等方式,从政治素质、廉洁自律、违法犯罪、非法信访等方面,对在岗的村“两委”班子成员逐一审查、准确定性,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两委”班子成员清理出去,持续净化基层村干部队伍。
三是进一步强化追责问效,严肃纪律抓推进。我们始终坚持“谁审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盖章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制定《嘉峪关市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表》,以村为单位逐人出具有明确结论的联审材料,联审材料统一装订成册,分级备案。对不按程序和规定时间进行审查,在审查中存在弄虚作假、隐瞒信息等违法违纪行为,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敷衍塞责导致审查结果错误,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年行动为抓手,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市村“两委”班子成员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牢记党员宗旨,坚决防止黑恶势力用物质利益绑架、腐蚀、利用基层干部为其充当“保护伞”,不断增强村“两委”成员对黑恶势力的“免疫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社会环境。二是完善联审联动机制。鼓励群众踊跃举报、及时上报村“两委”成员涉黑涉恶线索,集中力量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定期对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政治素质差、领导能力弱、面对歪风邪气不讲正气、软弱无力的村“两委”成员及时进行组织处理或撤换,着力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三是统筹兼顾巩固成效。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统筹推进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等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形成震慑黑恶势力犯罪的压倒性态势,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市纪委监委
问题:在“挖伞破网”工作中,市纪委监委是如何精准界定和深挖“保护伞”的?
答:在扫黑除恶“挖伞破网”工作中,嘉峪关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始终坚持“有黑必打、有腐必查、有伞必挖”原则,牢牢把握精准施策这个着力点,持续加大线索排查、案件查办、追责问责力度,力求做到“三个绝不放过”:对背后“保护伞”“关系网”没有查清楚的绝不放过,对背后腐败问题没有查清楚的绝不放过,对失职渎职问题没有查清楚的绝不放过。
一是把握深挖线索这个关键。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全市范围滚动发布《嘉峪关市纪委监委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挖伞破网”工作的公告》,分类界定黑恶势力“保护伞”类型,发动广大市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挖伞破网”工作。同时,发布《嘉峪关市纪委监委关于敦促涉黑涉恶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限期向组织交代问题的公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自律自查,检视自己是否涉黑涉恶,排查“生活圈”是否有涉黑涉恶人员,发现问题主动向组织报告。以落实“领导责任和无涉黑涉恶问题承诺”为抓手,督促各单位各部门深入开展日常摸排与集中排查,不定期组织专项排查与综治排查,从中寻疑点、找线索、挖根源。
二是突出精准施策这个重点。深入分析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坐大成势的成因和根源,精准界定了“保护伞”的15种类型,即违规插手型、帮人说情型、打击报复型、有案不查型、滥用职权型、干扰查处型、违规减刑型、收受贿赂型、失职渎职型、通风报信型、窝藏隐匿型、合谋串通型、输送荣誉型、提供援助型和包庇纵容型。聚焦重点问题、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紧盯小额信贷公司等背后的“套路贷”问题;紧盯建设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商贸集市、客货运营等涉黑涉恶问题易发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紧盯容易滋生“黄、赌、毒”问题的娱乐会所、棋牌室、洗浴城等重点场所,持续深入开展摸排。将发现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特别是“挖伞破网”工作纳入年巡察工作重点,通过对全市17个部门和单位、9个社区、7个村开展定向巡察、机动巡察,为打掉“保护伞”、撕破“关系网”发挥精准导向作用。
三是发挥协同联动这个合力。组织召开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挖伞破网”工作推进会,对“挖伞破网”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推进。强化与公、检、法协调联动,健全完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线索快速移送、研判、处置和反馈等制度。注重发现和查处在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体责任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纠正“不愿打、不敢打、不真打”问题。同时,严格执行《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联点包案制度》,对重大案件包案督导、亲自上手,分类施策、精准施治,确保“一件问题线索、一名包案领导、一支调查小组、一套调查方案、任务一包到底”。
当前,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市纪委监委将坚守职责定位,把深挖严查“保护伞”作为主攻方向,聚焦黑恶问题易发多发行业和领域,聚焦党员、干部助长黑恶势力坐大成势等“保护伞”问题,把扫黑除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战场,不断推动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市公安局
问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公安机关如何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
答: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公安局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1起,打掉恶势力犯罪11个(其中集团5个,犯罪团伙6个),打掉的恶势力犯罪涉及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虚假诉讼等刑事案件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目前,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和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共31人已被法院宣判。王洪超等恶势力犯罪团伙10人和王建平等人恶势力犯罪集团9人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关键之年,扫黑除恶工作进入深水区,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自觉对标对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胜利。需要强调的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需要综合发力,全市公安机关明确各警种各部门职责,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形成各警种协调联动、资源共享、通力配合的工作格局。主动加强与其他成员单位的协作配合,健全相关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专项斗争,形成强大合力,共同铲除黑恶势力的滋生土壤。
市法院
问题:目前嘉峪关市有无审结的涉黑涉恶案件?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市两级法院如何确保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
答:扫黑除恶工作开展至今,我市两级法院组成以审判骨干为核心的专门审判团队,已从严从快办理恶势力犯罪案件3件,恶势力集团犯罪案件1件,有28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关于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我市两级法院将贯彻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一是要坚持依法办案,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按照法定程序公正定罪量刑;二是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黑恶势力犯罪受到严惩,又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扫黑除恶正当时,
面对黑恶势力,我们坚决“亮剑”,果断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