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嘉峪关市第二中学校门,迎面一棵51年树龄的龙爪柳苍劲傲立于校园,它是市二中的见证者,记录着这所中学几十年的办学历史。明年秋天,二中的学子们就可以在改扩建后的二中学习成长了,到时候的二中一定会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繁盛景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市二中校长唐培堪告诉记者,市第二中学原为嘉峪关铁路子弟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始建于年9月,学校总占地面积平方米。年7月,随着铁路学校布局调整,玉门铁路中学并入嘉峪关铁路中学,年6月由原武威铁路分局移交嘉峪关市政府管理,移交后更名为嘉峪关市第二中学。一路走来,市二中已有五十多年的沧桑巨变。年,市第二中学初中教学楼、实验楼经安全性检测鉴定为“C”级危房,原教室面积较小,功能单一,达不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已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再紧不能紧教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当成最大的民生,也正是基于此,年,市二中综合教学楼建设工程项目被市政府确定立项为重点民生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并于当年9月15日完成招投标开工建设。记者了解到,市第二中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是将原初中教学楼和实验楼约平方米C级危房拆除后,原址新建建筑面积.6平方米的一幢综合教学楼,总投资.46万元。9月13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热火朝天的工程现场,看见高中楼前的空地上,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一千多名师生整齐列队,唱起国歌、行注目礼,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校园里缓缓升起……所有的一切都让人感受到这所学校成长的脉动。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老旧的教学楼。恍如一夜之间,高耸的教学楼平地而起。事实上,新二中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无数参建工程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时间倒回到年9月。在机器轰鸣中,二中建设项目组成立,戴上安全帽,校领导仿佛也变成了建筑工人,看图纸、盯进度。转眼一年过去了,工程主体已经封顶,一、二楼也完成了主体验收。市二中综合教学楼建设现场施工负责人杨明红回忆,从开工建设以来,二中项目组便咬定正式投入使用的时限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工地上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确保工程如期竣工。杨明红说,目前该项目已于8月5日完成主体封顶,现正进行室内墙体砌筑、窗户安装、消防管道安装、室内水磨石等施工,计划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到位资金万元,按照工程进度已支付资金万元。“这个项目处处体现了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该项目总监、嘉峪关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王长辉告诉记者,学校所有地材、墙材、墙饰、管材、漆料及照明设施等均采用天然环保建筑材料,无毒无害,无不良挥发性气体,真正做到节能降耗无污染。在兼具不破坏空间美感的同时,学校创新性在外立面采取玻璃幕墙和外墙GRC硅酸钙板设计,在建筑施工中采取空心楼盖,力求达到采光好、噪音少、重量轻、外观好的效果。记者了解到,学校从建设理念到教学楼设计,从舒适且高端的教室环境到设施齐全、设计感强的各功能教室,都彰显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主管部门和市二中项目组的心血。王长辉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市二中综合教学楼在基础与主体之间全部采用隔震支座。一旦发生地震,支座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变形,能耗散大量地震能量以降低上部结构所受的影响,达到震时“地动房不动”的目的,采用这样的技术,建筑物能抗八级地震。采访中,记者发现新教学楼的建设处处别具匠心。唐培堪校长向记者介绍,综合教学楼设计为“回”字形四层建筑,这样的设计极大提高容积率,增大了可利用空间,项目建成后,使用面积是拆除前的2.5倍,将从根本上缓解二中校舍紧张的局面,同时,校园绿化面积也增加了三千多平方米。“硬件条件的提升,学习环境的改善,一定会给二中迎来一个发展的拐点。”唐校长信心满满地说。不仅教学环境得以提升,而且还要让学生们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唐校长告诉记者,新教学楼分为教学区、实验区、艺术区。教学区设有普通教室20间、专用教室4间、德育展厅等;实验区设有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实验室11间及学术报告厅一座;艺术区设有舞蹈、音乐、计算机云教室及网络中心、教师办公室、数字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录播教室等。一些在市二中工作了一辈子的老教师不仅亲历了学校的发展、壮大,更是亲眼目睹了学校的华丽转身。看到市委、市政府对市二中发展的关心及对我市教育的用心,老师们感慨万千:在如此舒适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奋斗,用心教书育人,再创二中辉煌,为我市教育发展助力加油。
来源:嘉峪关新闻网(记者朱玲毛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