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嘉峪关下按部就班陇中行
TUhjnbcbe - 2025/3/5 19:08:00
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看罢“柔远楼”,走南城墙,绕一周,再从从“光化门”下来,步入内城。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一条大道正中而横,两端直通“光化门”和“柔远门”,四周9米高的城墙,固若金汤般的将内城牢牢抱在怀中。内城的北面有一爿房屋,房屋周围树木青翠,走到房屋前才看清那是“游击衙门府”。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游击将军府的大门是一排三间平房,正中的房儿无壁洞开,青瓦屋檐下悬挂一块长长的黑匾,黑匾金边为框,“游击将军府”金字格外醒目。两端的墙壁上挂着一副漆黑木板,木板上刻着一副金字对联:“九地藏机虎豹韬百营杀气风云阵”。立在门前,观匾看字,顿生寒意,进威严将军府岂是儿戏?

(年,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府。)(年,嘉峪关游击将军府的议事厅。(年,嘉峪关游击将军府议事厅的雕(年,嘉峪关游击将军府大门前。)

静心躬身,踏门而进。游击将军府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平方米,屋舍都是清代建筑。大门里是个小院,迎面中堂是议事厅。中堂门头挂黑黑大匾,“神威永护”金彩粗犷,镶嵌其上;门两边木柱上竖立一副楹联:门两边木柱上竖立一副楹联:“铁垒悬月轻骑得得出长城金鼓动地战旗猎猎映大漠”。中堂73平方米,为游击将军的办公场所,里面塑有六个古代人物,其中明朝35岁的芮宁将军站在沙盘前,捻须思考,神情凝重。中堂的东厢房为书堂,西厢房为武堂。游击将军府的西边有个小门,后院是游击将军家眷居住的小院。

(年,嘉峪关内城。)

看完游击将军府,踩着青砖道儿,出了“柔远门”,便进了西翁城。西翁城和东翁城一样大小,一样模式,城门楼也和东翁城城楼一般模样,只是城楼门额上刻“会极”二字,意即从西域来的诸侯,仕官,商旅,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从这里经过,向中原王朝朝贡。西瓮城也劈门南向,不与内城门直通,使关城更加肃穆幽深,成为内城的一道防线。“会极门”颇具传奇,是因城门楼后檐台上“多余”的一块砖,那砖就是天下驰名的“定城砖”。

(年,嘉峪关会极门正面。)(年,会极门的翁城。)(年,嘉峪关会极门后檐台上的定城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修关工匠易开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会极门”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正想借此杀头和克扣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出“会极门”门,眼前便是嘉峪关的关城。关城周长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罗城”是应敌的正面,“凸”字形城墙全部用砖包砌,非常坚固。“罗城”南北两端建有“箭楼”,是观望关西、关南、关北烽火的设施。两端与外城墙相接,外城墙又与关城南北的长城相联。罗城上建有城楼,城楼正中大门额雕刻“嘉峪关”三个大字。

(年,在嘉峪关城楼上。)

来到关城,沿着马道上得城墙,站在“嘉峪关”城楼下。“嘉峪关”城楼与“柔远门”比邻相望,其造型、规模、模样几乎与“柔远门”一模一样,仿佛两朵姊妹花开在城墙之上。站在城楼上,遥遥西望:大漠茫茫,远山渺渺,原野显得格外荒凉与空旷。秋风劲吹,呼啸扑来,凭添了嘉峪关的宏伟和雄壮。在嘉峪关城楼上徘徊,瞧城楼,抚铁炮,立“箭楼”,望祁连,仿佛将士巡城,怀古幽幽,壮志悲烈,感慨大好景色,赞叹雄关虎踞。看完、瞧完、赞完、叹完,这才下得楼来。

嘉峪关城楼的门洞为五伏五券错层拱券式结构,基础垒砌三层条石,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钉黑漆双扇门。门道长25米,宽四米二,高六米三,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走进门洞,门洞阴森森的,地上的青条石紧密相连,铮亮铮亮,幽光闪闪地满门洞横陈,岁月的车辙将其碾压得高高低低,突兀不平;门洞的顶端弧形半圆,两壁直立,青砖从底到顶密密麻麻垒砌,坚不可摧而筑,大有万夫莫开的威严之势。穿过门洞,外边是缓缓的坡道,上了坡道便是关外的大漠。

(年,嘉峪关的嘉峪关门。)(年,嘉峪关的嘉峪关城门门洞。)

站在坡道上,回身望去,但见嘉峪关平地而起,巍巍高耸;灰黄灰黄的城墙敦实厚重,当道虎踞;城牒凸凹,一字横排;城楼三叠,柱立檐飞;匾额横挂,威严昭昭;门洞森森,道儿贯穿,善者从容而进,强敌闭之不纳。嘉峪关,好一座威武雄关!

(年,在嘉峪关景区的嘉峪关城门。(年,在嘉峪关外的大漠。)

嘉峪关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千米的峡谷地带,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历来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如今,嘉峪关则是凭吊古迹、回望历史的风景处,它摒弃了几百年来拒敌入侵的作战功能,大门敞开,游人如织。所谓雄关,只是仅存人心而已。

看罢嘉峪关,出了景区,打的去看万里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为明嘉靖十八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也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北距关城7.5千米,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据说,墩台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军事防务的重要据点,有诗为证:“清流讨赖临危壁,大岭祁连断战氛。铠甲冰河闻拆斗,旌旗旭日舞鹏鲲”。

进景区北门,买20元电瓶车票,电瓶车将我们送到地下展览室。地下展览室不大,布置的图画和展品皆与第一墩有关。匆匆一览,走了出来,顶着呼呼劲风,沿着土路来到第一墩前。

(年,嘉峪关第一墩北门。)(年,第一墩历史体验馆。)(年,在万里长城第一墩历史文化体验馆。)

第一墩矮矮的,顶秃壁颓,毫无点滴森严,极普通的像村落的一个土堆。第一墩的周围用红栏杆围着,不远处有一低低的土墙儿,那土墙儿就是万里长城。栏杆的外边立着一块灰白色大石,大石上赫然醒目地刻着“第一墩万里长城从这里开始”。

(年,万里长城第一墩。)(年,在万里长城第一墩。)(年,在万里长城第一墩景区。)

我站在万里长城开始的地方,拍了照,扭头看看那平淡无奇的土墩,很是惊奇这里曾是拒敌的重要关隘。据说,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那时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瞭望,互通情报,可谓壁垒森严。

第一墩并无可看之处,可留恋之处,但其意义却是不凡的。这里是万里长城的最西端,站在这里具有人生的历史意义。看完第一墩,打车返回市区,嘉峪关的游览景点也算了结。

第二天上午,离开嘉峪关金灿宾馆,打的到嘉峪关南站,于下午1:15分乘坐D次车,历2小时56分到达敦煌。在敦煌火车站附近入住墨青酒店房间。

1
查看完整版本: 嘉峪关下按部就班陇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