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
危城险隘锁安西,胡汉曾经鏖战蹄。
大漠飞砂摧地老,巉峦积雪压天低。
牙旗雉堞思戎苦,鼉鼓狼烟觉阵迷。
今再凿空欧亚陸,雄关岂止一丸泥。
中原西域一关通,悬壁长城入远空。
疏勒扬波喧瀚海,祁连吹霰映崆峒。
汉皇丝路飞天马,左帅垂杨舞大风。
嘉峪雄关威严耸,峥嵘慷慨古今雄。
人们常说万里长城万里长,最后一关嘉峪关。我从9岁开始,每年都去嘉峪关,因为那时候我就在嘉峪关市上小学。小的时候跟着家里大人一起去嘉峪关景区,有时候学校也组织登嘉峪关城墙的旅游活动,那时我们不但去嘉峪关景区,师生们一起还去过酒泉、玉门和敦煌莫高窟。学校经常组织春游或者秋游的活动,甚至好几次我们班组织野炊,老师领着全班同学到城市郊外的山脚下、小河边,小绿洲游玩,多年以后学校组织校外春游活动被叫停了,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那样美好的回忆了。小时候我在嘉峪关最常见的有两个地方,一是高大的一年四季山头被白雪覆盖的祁连山,二是连绵的黄沙筑成的古长城。那时候都没有文物保护意识,我们调皮的男生没少去古长城玩。
山海关和八达岭城墙是砖墙。有的是单墙,纯粹是防御骑兵用的;有双墙,步兵或者马兵可以在双墙里面可以用弓箭射击、也可以驻守甚至长期生活。但是长城修到西北,因为泥土很稀少甚至没有泥土,城墙就变成了沙子墙,并且是单墙。如果坐陇海线的火车,很容易就看到这种沙子长城。千百年来,风吹日蚀,沙子城墙变得断断续续,但如果仔细查看,就算倒了的城墙,城墙的地基还是有的。我从小就很好奇,千百年前,这城墙是怎么建的?真是:“嘉峪遥望大漠烟,千年积雪罩祁连。何知城墙如何建,万里逶迤万里远。”十三岁那年全家回了皖北大平原,从此没有来过西北,沙子城墙和嘉峪关城楼只有在梦里才能出现。这次带全家人重回故地,怎能不让我激动?嘉峪关市不大,相比皖北大平原一个县城有一百多万人口,嘉峪关只有几十万人口。不过还是比我小时候大多了,漂亮多了,先进多了。一路上叨唠自己的记忆,夫人和孩子们都听烦了,吃完饭回宾馆稍作休息,正好躲过中午最热的一段时间后,下午就去了心心念念的嘉峪关。
毫无疑问,来嘉峪关旅行的重中之重是去看嘉峪关关城。今天晴空万里,烈日高照,下午的太阳更显得无比毒辣。从嘉峪关关城停车场坐摆渡车到城墙脚下,“天下雄关”四个苍劲大字高悬门上,这便到了万里长城的最西段,有人说这里是万里长城的尽头,这不准确,万里长城的还得往西再延伸一些,但“关口”就只有嘉峪关了,所以“西去长城无关口,最后一关嘉峪关“。嘉峪关从大门穿过外城墙,顺着外城墙往里走没远,高大雄伟的关城城楼首先映入眼帘,在烈日的照射下显得愈加挺拔神秘,“天下第一雄关”六个硕大金字遥遥可望,走到近处仰望之,更是灼灼生辉。旁边的戏台上,演员们不紧不慢地唱着地方戏。进入内城,爬上城墙,登高望远,万里戈壁黄沙,残留的古长城伸向远方;祁连山上的白雪清晰可见,与古老的城楼交相辉映。正是:黄沙万里远,白雪映关城。连霍新丝路,今朝是名城。
我们参观了嘉峪关的外城、内城及城楼,外城广场有刚才已经看过的文昌阁、戏楼、关帝庙、土墩子等,那是古代供军士们朝拜、休闲的场所。嘉峪关城门有许多扇,全部呈圆拱形,威武大气。正门上刻有“嘉峪关”三个大字,门洞为错层拱券式结构,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钉,黑漆双扇,内城有小广场、将军府、宫井等,古代供军士们操练、生活之需。整个嘉峪关建筑群呈“回”字形排列,像古代的容器瓮,作用是准备“瓮中捉鳖”,叫敌人有来无回。城墙上有着一个接一个的垛口,充分体现出数百年前冷兵器时代的军事用途。城楼上还有四个角楼,互为犄角,这是用来从高处监视敌人的。导游指着“西瓮城”城门后檐上放着的一块孤零零的砖,发话了:“别小看这块砖哦,它可是一块威力巨大的定城神砖。”我从小来嘉峪关就听这个故事,一直到现在几十年了,我由一个黄发孺子到双鬓有白的成年人,这个故事内容就没有改变。或许这个故事还得再讲一百年几千年。我质疑故事的真实性却喜欢听,就像四大名著一样,百听不厌百看不厌。导游继续着她的故事:明朝重修嘉峪关时,一名叫易开占的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的建筑只要经过他的计算,就能够做到用工用料的精准、节省。监督修建嘉峪关的监事官不信,要易开占计算重新修建城楼的砖数,易开占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于是,监事官对他说:“你如果算不准,多了一块或者少了一块,我就要砍你的头。”城楼竣工后,只剩下了一块砖,监事官大喜,准备惩罚易开占,谁知易开占不慌不忙地说:“剩下的这块砖是天神放置的,叫定城神砖,谁动了它,整个城楼必垮无疑。”闻言,监事官惊呆了,也不敢再追究此事。于是,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动它。那块孤零零的砖我从小看到大,砖的样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真希望岁月静好,年轮静止,真希望砖不变我也不变,我们的模样永远不老!
我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来嘉峪关,正跟在大人后面下楼梯,突然流鼻血了,挺狼狈的。西北的空气特别干燥,我八岁从皖北大平原来到嘉峪关,确实不适应,不要说爬长城,有时候上课时鼻子一痒痒,脑子里面有几根筋一舒坦,鼻血就留了下来。回到内地后,就没有流过鼻血,这还真是气候的原因。整个下午,阵阵热浪逼人,骄阳似火,让人无处可逃无处可避,各种防晒措施都似乎纷纷失效,夫人和孩子们都叫苦不迭,躲进了城楼和城墙的阴影里,连相片都懒得照。就这样走走躲躲,走走歇歇,大约不到三个小时便出了嘉峪关的城门。
《嘉峪关》
作者:老许的旅游生活
折断太阳的锋芒
巨大的黄沙
夯成大地唯一的长长的城墙
被一阵风的哭声惊醒
阳光和风一起
都被关在嘉峪关外
一群大雁却
越过,越过
毫不犹豫的
飞越坚不可破的城墙
城墙
我细细打量你冗长的沧桑
每一处班驳
每一处断裂
要多少战火来焚烧
你沉重无比的身躯
依然牢固无比
没人看得见
一块青灰色的巨石
青草以恒古的姿态生长
然后死在你的脚下
执拗的蟋蟀
用尽一生的力气
也未能撼动你的衣角
只好绻缩成悲哀的宿命
在你的身体之外
忍受着风雨
从咆哮的海潮开始
到这里的沙子城墙
一堵巍峨的墙呵
你可是我真正的脊梁
或许真的
我应该为你而癫狂
此时已到傍晚,大漠又开始变得凉爽。蔚蓝的天空还是没有一丝云彩,夕阳照红了整个戈壁滩,嘉峪关城楼布满了金色的余晖,好一派壮丽无比的西北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