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九色香巴拉甘南行记终放下屠刀,立地
TUhjnbcbe - 2025/5/8 18:21:00

D7-D8,郎木寺-合作-兰州;KM。

从郎木寺回兰州的路上,想了想这个行程还可以再充实一下。

到兰州,除了要喝上全家几年来念念不忘的杏皮水,还计划次日去一趟甘肃省博物馆。

不经意间就到了合作,下高速,去看看米拉日巴佛阁。

米拉日巴佛阁,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

知识点来了:

佛教自天竺传入藏地之后,不断和当地信仰融合,衍生出很多派系,也消亡了很多派系。

至今,红教、白教、黄教、花教四个派系存续时间较久,信众最多,红白黄花分别是指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

前一篇提到过“黄教”寺庙,比如拉卜楞寺,属于格鲁派。其教理源于噶当派,又称新噶当派。该派强调严守戒律,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

格鲁派创教人宗喀巴,他针对藏传佛教中当时僧纪废弛、寺院生活腐化,而倡导宗教改革,提出僧人严格持戒、不事农作、独身不娶,并加强僧院制度管理。关于修持,他主张显密并重,先显后密,强调教理和因明等都有助于解脱。

而白教,即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创立者先后有两人,一是琼布朗觉巴,一是玛尔巴译师。由于噶举派僧人的僧衣中有白色条纹,故称“白教”。

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噶举派重密宗,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授方法。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有达波噶举和香巴噶举两大传承。达波噶举系统的创始人是达波拉结,但渊源却可以追溯到玛尔巴、米拉日巴师徒。

米拉日巴佛阁供奉最富传奇色彩的高僧,米拉日巴尊者,他的成长过程可谓苦大仇深:

他家境富有,因年幼丧父,家产被伯父霸占,随母亲过着贫困生活,饱受凌辱。

为报仇雪耻,他修习了苯教咒术,并咒杀了伯父及其亲友35人。

快意恩仇之后,他自知罪孽深重,顿生忏悔之心,经人指引改宗佛教,拜在噶举派玛尔巴译师门下。

但玛尔巴深知米拉日巴的罪行滔天,开始不愿收他为徒。

为了磨炼他的心性,玛尔巴曾让他在连续数年修建众多房屋,然后再一一拆毁。

米拉日巴勤服劳役,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劳苦和打击。玛尔巴感动于米拉日巴这般诚心毅力之坚定,遂把毕生密法修炼如数传授与他,成为其嫡传大弟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米拉日巴传奇的一生的确是这句话最接地气的诠释,前半生恶贯满盈,后半生苦行说法。

到了兰州,特意选了黄河边上一家舒适的酒店入住。

甘南地区的饮食还算习惯,基本上被川菜渗透了。

而住宿,就非常将就了,亟须狠狠的恶补一下。

当晚,在烧烤店里如愿地喝上了杏皮水。

杏皮水冰镇后口感酸甜香飘四溢,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是慰藉舟车劳顿的首选良方。

几经续杯,心满意足。

次日上午,带着娃们去甘肃省博物馆鉴宝。

即便是疫情之后,排着的长长队伍,在大院里也拐了好几道弯。

径直找到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铜奔马意外的出圈,是其正面的歪脖子照。

侧看造型矫健洒脱,壮志凌云。

而从正面来看,则表达出奔跑者配速过高,供氧不足导致的姿态拉垮。

你眼中的别人是豪情壮志,其实只不过是忍辱负重。

一干铜马,木俑,木独角兽,木马。

驿使图壁画砖,绘于魏晋时期,嘉峪关市魏晋5号墓出土。中国邮政标志物,快递小哥形象的鼻祖。

砖上绘一信使,头戴黑帻,着皂缘领袖中衣,左手持棨(qǐ)传文书,跃马疾驰。棨传为通过关卡、驿站时的信物。驿马四蹄腾空,奔驰在戈壁绿洲的道路上。

彩塑一佛二菩萨彩塑,造像出自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第三窟,距今约1年左右,年随天梯山石窟大部分文物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

“一佛二菩萨”在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上完全可以与莫高窟唐塑造像相媲美,属国宝级文物。

天祝青铜牦牛,甘肃省有两件动物形象的国宝之一。

牦牛高0.7米,重约80公斤,是中国出土的第一件以牦牛为造型的青铜器。年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并被考古学家称为“丝绸古道上的稀世珍宝”。

它的出土,还有一个曲折惊险的故事。

峡门台生产队正组织社员修建饲养院,在距地下50余厘米处出土了这件铜牦牛,在生产队库房存了一周后,便拉运到哈溪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出售,当时的具有一定文物知识的收购员一看,认定是珍贵文物,便拒绝收购,并叫他们请示公社领导,后送公社保存入库,达六年之久。

年秋,公社将铜牦牛第二次拉进废品收购站,按废铜出售,价值人民币元。年底,收购站将铜牦牛及其它废品拉运到天祝火车站废品仓库。

年6月,天祝县文教局副局长多识在哈溪下乡时得知铜牦牛有详情后,立即返回县城与农副公司协商,并通知文化馆前去征集,最后以元价格收回。

The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色香巴拉甘南行记终放下屠刀,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