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常吃的主食有哪些
中国古代经常吃的主食有哪些?第一类是蒸制的,古称蒸饼或笼饼,主要是馒头,实心的有圆馒头、方馒头、枕头馒头;有馅的称为包子,有肉包、菜包、糖包等。蒸制类面食还有花卷、烧卖、汤包等品种。
第二类是煮制的,古称汤饼。面条、馄饨、水饺等都是。起初没有面条,是圆片状的 棋子面 ,后来用刀切成条状,到宋代以后面条愈细愈长,称为 索面 。元代时面条已能加工成挂面。清代抻面,就是用人工 抻 法做出的 龙须面 ,堪称厨艺一绝。
第三类是烤制的,叫炉饼。烙、烤的面食有大饼、烧饼、火烧、锅贴、酥饼、家常饼、葱花饼等几十种,唐代时人们喜吃的胡饼,制时面上撒有芝麻,即后来的芝麻饼,胡饼据说是汉时西域传入的。古代的馅饼,实际上是有馅子的烧饼。羊肉饼、鸭肉饼、芙蓉饼和月饼等都是馅饼。
第四类是炸制的,如油饼、油条、麻花(馓子)、焦圈、糖饼、排叉、薄脆、春卷等都是。其中油条是全国各地普遍的大众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