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嘉峪关曾挡住了谁又让谁为之热泪盈眶轮痴
TUhjnbcbe - 2025/6/26 1:08:00
雷安萍是北京哪个医院皮肤科医生 http://www.bdfyy999.com/m

万里长城东端是茫茫渤海,西端却是一条不足十米宽的讨赖河。一条小河怎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关外铁骑?听起来匪夷所思,到实地看看才明白,原来西端长城之外有另外一片海——沙漠戈壁之海。

讨赖河、祁连山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

年前,国人修建的万里长城延伸到河西走廊时,经过嘉峪关一路通到了敦煌。但随着时间流逝,到了明朝,嘉峪关~敦煌这一段公里长城被废弃。从那时起,嘉峪关被认定起始于0公里外山海关的终端。

嘉峪关文殊镇之战,唯一一次失守

嘉峪关城墙的北端是马鬃山,南端是祁连山山麓。如果想绕开嘉峪关向东,要么面临巴丹吉林大沙漠,要么在长城第一墩强渡讨赖河。这是两个非常痛苦的选择。第一墩的河两岸日夜驻守着身经百战的猛将精兵,河谷像一个口袋,极其狭窄,全暴露在强弩射程范围之内,守军足矣以一挡百。

一想到冰冷的讨赖河曾沉积着关内外将士们的尸体,便不寒而栗。冷兵器时代,战斗力没有绝对优势,拿不下嘉峪关。大军一到玉门关,嘉峪关的守将便会知晓。跟着后面的酒泉、张掖会提高战备,随时支援。攻方在嘉峪关打不起耗费时日的战争。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兵越多,辎重越多,纵然是骑兵到了这儿也无可奈何。因为城门以西,没有草原,从天山奔袭过来的马,到了城下已经浑身乏力,如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了。

马鬃山悬臂长城

嘉峪关的关城城墙并不高大,悬臂长城与长城第一墩的部分更低。设计之初,仔细估算过敌我能量以及攻城器械。历史上,嘉峪关真正意义失守只有一次。明正德十一年(年)11月,满速儿汗侵入肃州,游击将军芮宁带兵在祁连山下文殊镇与其决战。现场打得异常惨烈,芮将军不幸身中流矢当场阵亡,导致全军覆没,嘉峪关失守。

收缩防线,以逸待劳,嘉峪关曾挡住了什么?

嘉峪关以西曾住着多个草原民族部落,他们生活习惯不同,之间难以想融。几千年来,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各族间的势力此消彼长,以嘉峪关为界,形成赛人、月氏人、斯基泰人、乌孙人、匈奴人、吐蕃、回鹘、党项自东向西迁徙,波斯人、粟特人、希腊人、阿拉伯人自西向东迁徙的现象。随之变化的还有信仰,佛教、道教、袄教(拜火教)、景教、摩尼教先后在河西走廊的盛行传播。

自从明朝打败元朝,将蒙古人赶出关外,天山与祁连山这一带的吐鲁番、哈密、沙洲(敦煌)等地曾保持的势力生态平衡被打破,开始相互争夺地盘,战事连年发生。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年),朱元璋曾派14子朱楧镇守甘州(今甘肃张掖),足以见对西北局势的重视程度。

然而,尽管明朝先后在嘉峪关以西设立罕东、赤金、哈密、安定、阿端、曲先、沙州几个带有军事性质的“卫”来维持秩序,但最终还是抵不住蒙古右翼和吐鲁番新势力的轮番进攻,相继崩溃。这也是明朝西北方向的版图只能延展到嘉峪关的原因。从此嘉峪关战略宗旨变为:“收缩防线,避免浪战,以逸待劳,伺机而动”。

打败芮将军的满速儿汗入是新疆吐鲁番可汗,笃信伊斯兰教,数次发起对明战争。他占领了哈密之后,不断向东侵扰肃州。无休止的动乱让当地住民无法安居,他们不愿放弃信仰与生存,纷纷从关外向关内迁徙。这一时期裕固族(回鹘)东迁入关最具代表性。从那时起,他们在肃州附近及甘州南山地区定居下来。裕固族流传下来的传统歌谣中唱到:“走过了千佛洞,穿过了万佛峡,酒泉城下扎营帐。沿着山梁走上那高高的祁连山,望见了八字墩辽阔的牧场。草绿花香的八字墩草原,变成了裕固族可爱的家乡”。

离乡、归乡,令人悲喜交加

站在长城第一墩,升起小飞机,顺着笔直的城墙飞,很快看到了长城第二墩。这个画面很熟悉。10年前,从祖国西南的茶马古道绕行丝绸之路的旅途,在火车上看到了嘉峪关长城第二墩,而且在一闪之际拍了下来。

年拍摄的长城第二墩

嘉峪关自古以来弥漫着悲伤的空气。古代经嘉峪关的人穿过城门后,习惯向旁边的城墙上奋力扔一块石头。如果石头弹回来,便是还能归乡的吉兆。如果弹不回来,意味着客死他乡。嘉峪关岂止于景色凄凉,也让人内心凄凉。曾经路过这里的人要么是囚犯、失势的官员、要么是恐惧的逃犯和浪子。即便到了21世纪繁荣和平年代,这样氛围仍然挥之不去。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内地响应国家号召,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支援新疆,这些人后来变成了新新疆人。他们的子女大多数留在了新疆,成了二代兵团人。后期还有一大部分从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江浙一带前去务农。

乌鲁木齐~济南的绿皮硬座车厢里,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山东兖州汉子,他在奎屯一个兵团农场出大力。他将布满老茧的手掌让我看并允许我摸一下的时候是一副得意的样子,因为这双手在农场撑起了他的五口之家。

他总是在吃花生或偷着打开车窗抽烟。火车经过炎热的吐鲁番、哈密,越往东,他抽得越多,话也增多。他告诉我:这是相隔25年的归乡。这回要把年迈的老母亲从兖州接到新疆去。老母亲还从未见过她三个已为成人的孙子……这时,火车掠过嘉峪关长城第二墩,他突然哽咽,开始泣不成声,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抹起了忍了二十多年的眼泪。这么多年背井离乡,背弃了多少人的期盼?承受了多少磨难?这一系列的苦乐觉受随着进入这道关崩溃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嘉峪关曾挡住了谁又让谁为之热泪盈眶轮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