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马猫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绵延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丝路文化、长城文化和边塞文化。这里有明长城的遗迹,有魏晋时期的古墓群,有游牧民族刻绘的岩画,碑碣、驼铃……处处闪烁着灿烂的古文化气息。
嘉峪关,除了皑皑雪山、莽莽戈壁,历史的天空中还弥漫着久远的硝烟,大漠孤烟,驼铃阵阵,仿佛博大精深的诗歌。九眼泉、定城砖、火烧滩、晾经台、手印石、击石燕鸣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在嘉峪关民间流传较为广泛。
嘉峪关民间故事传说具有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格调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和比喻、艺术感染力强等特点。内容上它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古代边关将士的事迹、也有各类动植物的传说。
《嘉峪关故事传说》以嘉峪关关城为基础,以嘉峪关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托,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嘉峪关的历史面貌,刻画了历史人物在嘉峪关的传奇故事。表达了人们不畏艰苦,与恶劣自然环境斗争的顽强毅力和劳动智慧。
《嘉峪关故事传说》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口传文学作品,在叙事方法上采用了顺叙、倒叙、插叙、叠叙等;在构思技巧上使用了伏笔、讽刺等;在修辞艺术上使用了夸张、比喻等。
《嘉峪关故事传说》大致可分三类。神话类:《火烧滩》《晾经石》《断山口》等。传说类:《上马石》《九眼泉的传说》《文妹山的传说》《长城为什么断断续续》《定城砖》《击石燕鸣》《地蹦子》等。故事类:《讨赖河的故事》《山羊驮砖》等。
《嘉峪关故事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嘉峪关的历史文化,真实地反映了嘉峪关的历史。其传说以古老的嘉峪关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嘉峪关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嘉峪关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
《嘉峪关故事传说》由劳动人民世代口头相传,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目前,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抢救性地进行了嘉峪关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编纂、成书工作,通过出版书籍、拍摄影视作品,编写《故事集成》等多种途径与渠道,弘扬这一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