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我市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暨集中宣传日活动启动
嘉峪关日报记者李巍
高额返点、入股分红,虚构上市、认领股份,快速积分、传销会员,养老服务、虚拟货币……一个个诱人的陷阱,伪装成华丽的“馅饼”,潜藏于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贪婪地紧盯着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众的财产。
金融办工作人员向市民讲解理性投资理财相关知识。
人民银行嘉峪关市支行工作人员为市民讲解存款保险。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犯罪的能力,保障社会经济秩序,保护财产安全,6月15日,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我市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暨集中宣传日活动,在富强市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铁路文化小广场和三镇、各社区同步启动。
雄关街道昌盛社区组织居民观看防范非法集资展板。
市委网信办工作人员向市民讲解相关法律法规。
走进各活动现场,一条条与防范非法集资、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等相关的标语横幅,一个个涉及法律法规、非法集资等内容的展板,一摞摞案例剖析、政策解读的宣传物料,共同“搭建”出我市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课堂”。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
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向市民耐心讲解非法集资危害。
来自我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20余家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分赴各活动现场,通过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走上街头结合案例倾情讲解等方式,对非法集资的概念、存在形式、惯用手法以及非法集资人的法律责任,特别对虚拟货币、消费返利、养老服务等新型非法集资方式进行重点宣传,以案释法、答疑解惑,引导社会公众进一步明确“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捂紧“钱袋子”。
银保监局工作人员解答市民咨询。
市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向老年市民讲解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
据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相结合,重点围绕近年来非法集资典型案例、相关法律法规、辨别技巧和举报途径、奖励办法等,旨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树立正确理财观念,理性选择合法投资渠道,对非法集资不参与、能识别、敢揭发,形成全市上下“人人远离非法集资,人人参与防非打非”的浓厚氛围,共同维护全市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市场监督工作人员发放宣传材料。
(本版图片由嘉峪关日报记者李巍郭振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