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寂寞
还是“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辽阔无垠
是铺天盖地的*沙
还是玉门关的驼铃声声
视觉中国
古往今来
这片孤独又张扬的精神栖所
一直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跟随经典诗篇一起走进甘肃经典·诗话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
千年前,诗仙李白走过甘肃,不仅看见了甘肃的奇伟壮丽,也感受到远离故土的边防战士对家乡的思念。
于是,他将边塞风光与戍边将士的生活融于一体,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的《关山月》,通过“玉门关”“天山”“明月”三个意象将甘肃辽阔的图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敦煌太守后庭歌
唐·岑参
敦煌太守才且贤,
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
*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
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
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
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
不知钩在若个边。
------------------------------
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历史上众多民族在敦煌交汇共生,使这里成为重要的文化与经济通道,不但拥有“人类的艺术殿堂”——莫高窟,更孕育出璀璨的敦煌文明。
诗人岑参曾西行抵达敦煌,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甚是欣慰,提笔留下这篇佳作。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清·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
距离敦煌不远处有着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作为重要的*事关隘,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
林则徐途经嘉峪关时,被此地的高险气势所震撼,借诗词抒发了内心的感受。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视觉中国
玉门关和阳关,是汉朝西陲最重要的两关,也是沿古丝绸之路进入西域北路的必经之处。
当年,王维在此地送别好友,想到这一别可能是永别,一时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将祝福融进酒里,并用一首《渭城曲》寄托惜别之情。此诗曾被赞为“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
视觉中国
《关山月》中“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让我们感受到古老关塞的飒爽英姿,而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同样使玉门关在众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此诗用悲凉而豪迈的笔触描写玉门关的辽远壮阔,引得人们对万里边塞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