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朋友在嘉峪关投资了个文旅项目,涉及旅游演艺板块,邀我过去给出出主意,谋划谋划,我欣然应允。加之我对河西走廊始终充满了憧憬,不仅因为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更是因为这块神奇的地方发生了太多的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我却对它的概念一片模糊。借着这样的邀请,驱车公里领略河西走廊的风采和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的雄姿倒是人生一大快事。
早上因为琐事耽误,从长安出发已是十点多,沿着古丝绸之路,全程是非常舒服的高速公路,商务车在巡航模式下,除兰州段因为发生事故耽搁了半个小时,一路经宝鸡,过天水,抵兰州,穿过乌鞘岭,就进入了*牵梦绕的河西走廊。经过武威、张掖、金昌、酒泉时已是夜间,全程经过将近15个小时的奔波,在凌晨时分到达了目的地嘉峪关市,下榻朋友安排好的酒店。
因为对兰州附近荒凉的山山卯卯早有领教,也对*冷峻的大漠戈壁多有感受,印象中越往西走,环境就会越惨不忍睹。这种认识当我穿越乌鞘岭隧道后就被颠覆了,一片片绿洲,逐渐辽阔的川道,一座座崭新的城市,植被良好的山川草甸,一马平川的河西走廊,确实让我感到心旷神怡,喜出望外。久居天府之国--大关中的自己不由觉得这似乎就是世外桃源,原来印象中封闭落后的甘肃还有这么美丽富饶的地方!只缘我对她的认识不够。
佛学大师鸠摩罗什的道场在武威,因为赶时间没有能够拜谒,张掖、金昌、酒泉有故人,更来不及联络,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一口气扎进了嘉峪关。
对小城市有着美好印象的实在不多,我的家乡韩城近几年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已然走在了北方城市的前列。令我没有想到是,当第二天早上游走在嘉峪关这座人口不足30万的小城市时,被她的美丽、精致和气质所震撼。街道宽阔,干净整洁,绿化讲究有品位,车辆摆放有序,城市建筑雅致而俊朗。处处可以看到“雄关”的字样。
我了解到,嘉峪关市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不设区县行*机构的地市级城市,向东和酒泉、金昌、张掖、武威、兰州相连,向西和敦煌、哈密、乌鲁木齐相接,车号为甘B,其地位类似于陕西省的铜川市,是在酒泉钢厂建设的基础上成立的一座现代工业和旅游并重的区域核心城市。这座城市常住人口近24万人,年GDP将近亿,以人均GDP超过12万元雄踞甘肃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元,稳居甘肃省第一。
以明代万里长城最西边起点“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命名。年设市,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
为了尽快了解嘉峪关文化资源,我们心怀虔敬走进了心中的关城。天下第一雄关比我想象的规模更大更雄伟,这座关城和榆林的镇北台,秦皇岛的山海关并称长城三大名关,但气势和规模显然嘉峪关更胜一筹。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登上城楼,远眺茫茫西部戈壁,看着东西长城沿着嘉峪关两侧延展开来,就像一个巨人的两只臂膀,伸展开来,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屏障。数千年来长城为内地抵御着少数民族的侵扰,七百多年来,嘉峪关作为一道中原*权的西部门户,一方面向西域昭示着皇权的威严,一方面又起着联通丝路,护佑商队的使命。
嘉峪关用巍峨之躯镇守着万里长城的西部边陲,也以博大的胸襟拥抱着关内关外的热情和真诚。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关隘,矗立在河西走廊的最西边,忠诚地履行着她的职责,以坚韧和伟岸,历史地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和有为,无数的将士、官吏、商贾、文人骚客、教士信徒也见证了她的怀柔和亲切。
万里长城全长5万里,是中国各族人民缔造的全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不是之一,真的是最伟大的,唯一的。中国人民在完成长城的建造上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和坚韧的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年来生生不息的强大基因。万里长城不消失,中华民族就不会消亡,我们保护和发掘万里长城的伟大意义在于保存和传承我们民族强大的基因,唯有如此,我们的民族就会永远保持活力和创造力,永远不会屈服于任何的势力和侵犯。
我没有想到即使在周四,依然有数千游客登临嘉峪关,还有很多国外游客。看到三个大的停车场都是满的,看车牌,除旅游大巴外,都是各色小车,来自甘肃、四川、青海、宁夏、*、内蒙、陕西、河南、江苏等地的偏多。这个状况令我真的大吃一惊,这可是远离中原的边陲小城啊,游客大可乘坐飞机到嘉峪关机场,或者乘坐高铁到嘉峪关南站抵达,万没有想到自驾游竟有这么多省份的游客愿意长途跋涉前来。或许他们和我一样,对河西走廊太过陌生,不忍错过沿途的每一处景致和历史遗存。
据官方资料显示,年嘉峪关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73亿,同比增长29%。据说仅门票一项就有上亿元收入。这样的成绩单,对于内地很多旅游城市来说,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远比嘉峪关更有优势,但普遍显得缺乏发展的底气和定力,是信心不足,也是魄力有限的缘故。
朋友的项目恰好就在嘉峪关关城一公里处,位于进出关城必经之处,和嘉峪关市*府共同投资10亿元打造一个集体验丝路文化,观光休闲,吃住游乐为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占地余亩,未来和嘉峪关关城联通,成为嘉峪关市新的文化旅游矩阵。
我决心把河西走廊这些城镇都看一看,感受民族的脉动和激情,让我这颗进入中年的心脏跳动得更快些,让自己始终年轻的心态再次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致敬嘉峪关,致敬长城,致敬千百年来守候中华民族强大基因的脊梁们,嘉峪关永在,中华民族永在,祖国一定会强盛!
郭建兰年6月13日*峪关
欢迎读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