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这些地方你去过么?话不多说先上图
偏关马头山长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距小元峁村最近的是马头山长城,是偏头关二边长城中最为壮观的一处,是偏头关长城最有代表性的一处,有偏关长城的八达岭之誉。此地长城墙体纵横交错曲折环互,蜿蜒于山脊,迷离若龙蛇横卧。烽堠墩台林立,密密如点棋局,洒铺于群山之间。在多若繁星的烽台中,最有魅力的是马头山首墩,坐落于马头山的至高点,海拔?米,为高约10米的圆台形建筑,粘土夯筑,虽未包砖但十分坚固,数百年风采依旧。它是长城内侧陪伴方墩的系列圆台中的一座,但此处的地形是长城和方墩在其山脚,圆台坐于山峰,首墩比长城墙体和方墩高30余米。脚下的方墩是一座花楼,是北向两个箭窗、东西各一个箭窗、南向一个门洞的十字穿心结构的小型空心敌楼。首墩因坐落于最高峰,脚下群山连绵,所有长城墩台尽收眼底,是此段长城防御的指挥中心。马头山尽管地处山脊,但是重要的*事隘口,经历了许多战事。嘉靖十五年()八月,俺答分道从马头山、红门口入寇,合兵南掠。
马头山山势平缓视野空旷,但烽堠墩台距离很近。墩台为何如此密集真是一个谜团。据分析,主要是山脊的长城防御中排布有不同的火路,虽说密集乱布但自有规律,墩台间各自有传递信息的“上下线”,亦有布局交叉火路的说法。
偏关好汉山长城(图片来源于忻州市长城学会公号)和马头山长城紧连的是好汉山长城,亦是偏头关明二边长城中最为漂亮的段落,北与马头山遥相呼应,南与柏杨岭犄角相望,好汉山居于中路,以三座山岭为至高点,均匀地摆布成每隔十里为一个*事防御单元的布局。长城墙体沿蜿蜒的山脊行进,盘曲如龙,墙体外沿马面密集,内侧烽堠密布,墩大台密,充分展现出此处长城防务的战略地位。长城修建初期山上筑有好汉山堡,后被废弃。坐落于山巅的好汉山首墩是好汉山长城段的至高点,海拔米,墩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实心砖砌敌楼,长宽15米,高12米,站在首墩上,左右长城墙体与各烽堠墩台历历在目,明代是好汉山长城防御段落的指挥中心,现在是观赏外长城极边的最佳位置,长城墙体连环的曲线,优美的造型,加上错落有致的墩台洒布,真感叹为观止、心旷神怡,顿生“不登长城非好汉,不来此处真遗憾”之感。另外好汉山的山体为土岭,迎敌方向的山坡又长又缓,长城内侧是沟深坡陡,易攻难守,没有战术回旋余地,守卫此山真需好汉,因此古人把此地称作好汉山。另外好汉山松林茂密,是偏头关森林长城的一个标志。
长城老牛湾堡.(图片来源于忻州市长城学会公号)老牛湾是长城离开大海之后第一次与*河拥抱之处,中华民族最引以自豪的两大文化元素——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此汇聚。此处的晋陕蒙*河大峡谷是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老牛湾段又是其中最美的一段。明代古堡老牛湾堡坐落于状如牛头的三面环水的悬崖峭壁之上,建成于明成化三年(年),是明代长城防御系统的屯兵城堡。高大雄伟的望河楼屹立于绝崖之端,傲视着*河峡谷,是兵营瞭敌之处,是明代长城建筑的精品,也是老牛湾景区的标志。古堡的石砌城墙和城门、瓮城皆保存完好,堡内古碑碣承载历史,古庙宇尽显沧桑。堡内居民皆为守关将士后代,所有民居建筑因势向形,随形而就。就地取材,全部用当地石片堆砌而成,因其石窑石院石围墙,石地石炕石大门,石碾石磨石仓柜,妆成全国罕见的石上人家,闻名全国,一座村庄是一座经典的石头建筑博物馆。
长城*河握手处(图片来源于忻州市长城学会公号)长城从老牛湾*河畔上出发,经杨家川护水长城至滑石涧堡,再到正泥墕、白泥窑、驴皮窑口靖胡墩、平胡墩一带,滑石涧口、灭胡口、驴皮窑口,老牛湾堡、滑石涧堡、正泥墕堡、白泥窑堡、*龙池堡、草垛山堡,三座隘口六座*堡奠定了边关之吃紧,防御之重要,是偏头关整道长城中关口最为密集的一段,是战略防御最为紧要的一段,也是经历战事最多的一段。
滑石涧堡是明二边长城上的一座重要*堡,始建于明宣德九年(),为山西镇总兵李谦始筑土堡,明弘治十五年()大修,万历十年()包砖,万历十九年(操守1员,所领在旗*名,马骡74匹头,分管边墙12里,边墩砖楼11座,火路墩10座)、万历二十九年()又历大修。周一里一百三十二步,高三丈五尺。设。此处是*河峡谷迤东较为平缓之处,明代俺答瓦剌突侵犯中原必须要突破长城防线,堡西的*河峡谷不易突破,往东行十公里,即可从滑石涧口进犯。因而滑石涧堡的防御形势十分严峻。
现在滑石涧堡成为偏头关长城旅游最有价值的旅游景点,看点有五:一是长城古堡。长城东来西去,古堡为重要隘口。堡墙保存完好,南门高大,镇宁门的匾额依稀可辨,城门顶端《创修滑石涧堡砖城记》石碑巍然屹立。堡内有牌坊石柱、古乐楼、峁高台、明察院、公署、守备公衙、中*官衙、把总官衙、街巷石券窑洞等,多为明清遗存。堡北的砖砌城墙保存完好,有两次垒砌的不规划衔接,乃长城建筑中的谜团。二是阶梯长城。堡西长城墙体为夯土筑就,呈阶梯状从沟底通向古堡,甚是神秘,为长城建筑中罕见。三是西口古道。位于堡东侧幽深的沟谷内,俗称滑石涧口,是关内通向关外较为平缓的通道,曾是走西口的重要通道,是由关内通往呼和浩特最近的通道,明清时期车水马龙,蔚为壮观。四是明代水窖。堡内有古水窖13眼,呈地下窑洞式,全为条石砌筑,防渗性能良好,保存完好,为长城古堡中稀有。水窖内存有一通明代石碑,记载着修筑水窖之史实。五是古道附近的巡检司旧址,建于陡峭的沟壁中央,为高大的石砌券洞建筑,当时驻*守关收税,至今威严神秘,响彻历史的回响。
从滑石涧堡到驴皮窑口一段,是长城古堡墩台最为密集之处,正北附近为驴皮窑口,极目相望的还有白泥窑堡、正泥墕堡、灭胡口、南庄窝口及林立的烽堠墩台。驴皮窑口不仅是长城上的重要关口,还是当年的西口古道。关口为幽深的*土冲刷成的V型沟谷,长城蜿蜒跳沟谷而过,沟畔垂直的土崖顶端存有长城墙体残段,巍峨犹存。以关口为中心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七座空心敌楼,长城雄伟,墩台密布,形成以平胡墩为中心的长城防御群,以应频繁的战事。平胡墩坐落于沟谷中央的台地,为高大的四眼空心敌楼,底部边长16米,顶部边长14米,残高11米。台体为砖石结构,台内为回廊结构。按当地传说,这座墩台是一个龙头,龙身为一道隆起的弧形山梁蜿蜒通上山腰。龙爪、龙尾皆布有三眼空心敌楼。平胡墩一是镇守关口古道,二是与两边山梁上的西哨墩、北哨墩、东哨墩呼应。墩台南侧的古庙、北侧的八海窑洞古油房皆保存完好,古驴皮窑村石窑洞悬挂于崖壁中央,甚为神秘。靖胡墩坐落于沟东高阜的阳洼子村头,是北向四眼、东西向三眼、南向一门两窗的空心敌楼,是偏关境内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空心敌楼,底部边长14.4米,残高12米,台体外部砖石垒砌,台体内为回廊结构,与平胡墩呼应。
这次国家公布长城重要点段,忻州作为一个长城大市有四处,数量在山西省来说是最多的,但是立足忻州的长城资源审视,许多点段未列入其中实有点遗憾,如偏头关的*河边、老营堡,岢岚的宋长城,神池的宋辽界壕,代县的雁门关,繁峙的平型关,宁武关阳方口段,等等。不过,这次国家公布的第一批是个很好的信号,我们相信,有了第一批,肯定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忻州的长城价值绝对不会埋没,会像明珠一样闪烁,被世界发现、瞩目、保护、开发利用。(杨峻峰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附: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保护管理六点要求国家文物局在公布名单的同时,对所公布的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提出保护管理的六点要求:(一)全面落实保护责任。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沿线地方人民*府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相关规定,落实相关地方人民*府的主体责任、文物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管理使用单位的直接责任,建立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动态清单,明确奖惩机制和保障措施,着力推动长城保护“五纳入”,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为工作重点,着力强化管理力度、改善保护状况、提升展示水平。(二)重点强化空间管控。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沿线地方人民*府应加强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管控,组织编制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文物保护规划,重点细化保护区划界划、保护管理规定及空间管控指标。保护范围原则上应划定为禁止建设区域,其上空作为净空管控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仅限进行保护管理、展示阐释及参观服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且相关设施不得破坏长城历史文化景观及周边生态环境。应严控涉及长城的建设项目,做好文物影响评估,相关方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在征得文物部门同意后,报相关部门批准。推进涉及长城的土地储备考古前置改革,如遇重要发现,及时调整保护区划。(三)加强日常监管与监测。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沿线地方人民*府应明确并强化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保护机构,鼓励长城资源集中分布的地方建立长城保护研究专业队伍。落实长城执法巡查、保护员巡视及保养维护工作制度和经费保障,加强保护、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长城保护员作用。探索遥感技术、小型无人机等适用于长城安全防范与执法监管的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技术巡查与人工巡查有机结合,加快推动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监测试点以及监测预警体系、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建立定期监测、反应性监测和定期报告制度。强化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执法和安全监管,充分借助综合执法部门或文化市场执法部门力量,严厉打击涉及长城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升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监管水平。(四)着力缓解消除险情。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文物行*部门应在年6月前完成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险情隐患排查工作。对于排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文物行*部门应组织、指导相关地方人民*府开展抢险加固。根据险情排查结果,组织、指导相关地方人民*府和专业机构循序渐进地开展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研究型保护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文物行*部门应规范长城保护项目管理,严把方案审核关和施工质控关,重点加强施工组织、工地检查和竣工验收,确保长城保护项目实施效果。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保护工程项目应纳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期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计划并按程序报批。(五)提升展示阐释水平。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围绕长城国家公园建设总体目标,深入挖掘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现有长城相关博物馆、陈列馆展示水平。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辟为参观游览区前,应科学核定、发布长城点段的游客承载量。经过评估具备开放条件的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应确定参观游览区管理机构,制定分级分类开放策略,设置必要的展示、服务及安全防护设施,制定参观游览区管理规定和游客管理应急预案,并依法履行申报备案程序后向公众开放。鼓励各地实施预约参观、引导参观等机制,规范、引导游客参观游览行为、提升展示效果。对于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保存现状较为脆弱的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保存状况,确保文物本体、周边环境及人员安全。(六)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应定期评估《长城保护条例》《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省级长城保护规划以及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保护规划实施情况,指导、督促相关地方人民*府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长城保护传承利用相关任务、目标。每年11月1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文物行*部门应将本行*区划内的长城保护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特别是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情况以书面材料形式报国家文物局。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全面完成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机构建设、空间管控、监测管理、保护修缮、展示阐释等各项工作,全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业机构、专家适时开展抽查评估,并酌情开展专项反应性监测。韩庄长城之春(图片来源于忻州市长城学会公号)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一、秦汉长城(共12段/处)(1)汉代烽燧线通化县段及古城堡(2)汉代三道营古城(3)秦长城坡根底段(4)秦长城天盛成段(5)秦汉长城广申隆段(6)秦汉长城同和太—东希日朝鲁段(7)汉代鸡鹿塞障城(8)汉代乌兰布拉格障城(9)汉长城西尼乌素段(10)居延遗址及汉长城(11)汉长城花海段(12)汉长城玉门关及烽燧二、明长城(共54段/处)(1)明长城虎山段(2)明长城龟山段(3)明长城植股山段(4)明长城小虹螺山段(5)明长城锥子山段(6)明长城山海关段(7)明长城九门口段(8)明长城板场峪段(9)明长城义院口段(10)明长城界岭口段(11)明长城刘家口段(12)明长城青山关段(13)明长城喜峰口段(14)明长城*崖关段(15)明长城将*关段(16)明长城古北口—金山岭段(17)明长城五座楼段(18)明长城慕田峪段(19)明长城箭扣段(20)明长城居庸关段(21)明长城八达岭段(22)明长城庙港段(23)明长城独石口段(24)明长城沿字号敌台*草梁段(25)明长城紫荆关段(26)明长城青边口段(27)明长城乌龙沟段(28)明长城大境门段(29)明长城白石口段(30)明长城李二口段(31)明长城茨沟营段(32)明长城娘子关段(33)明长城镇边堡段(34)明长城新广武—白草口段(35)明长城宁鲁堡—八台子段(36)明长城凉城县、右玉县二边段(37)明长城板申沟段(38)明长城小元峁段(39)明长城老牛湾段(40)明长城镇北台段(41)明长城盐场堡镇段(42)明长城盐池县头道边段(43)明长城北岔口段(44)明长城三关口段(45)明长城索桥堡段(46)明长城天祝县乌鞘岭—松山段(47)明长城凉州—古浪段(48)明长城民勤县段(49)明长城永昌县段(50)明长城大通县段(51)明长城山丹县段(52)明长城临泽县段(53)明长城高台县段(54)明长城嘉峪关段三、其他时代长城(共17段/处)战国齐长城(1段)(1)战国齐长城长清区定头崖西山段战国楚长城(1段)(1)战国楚长城叶县段战国秦长城(5段)(1)战国秦长城纳林塔段(2)战国秦长城吴起县段(3)战国秦长城原州区段(4)战国秦长城第三铺—四罗坪段(5)战国秦长城临洮县望儿咀—宿郑家坪段战国燕长城(2段)(1)战国燕长城建平县段(2)战国燕南长城容城县段战国赵长城(1段)(1)战国赵北长城青山区东边墙段战国魏长城(1段)(1)战国魏长城龙亭镇段唐代戍堡及烽燧(4处)(1)唐代脱西克烽燧(2)唐代克亚克库都克烽燧(3)唐代克孜尔尕哈烽燧(4)唐代麻扎塔格戍堡金界壕遗址(2段)(1)金界壕遗址碾子山区段(2)金界壕遗址乌拉苏太段图文取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